登录 | 注册

周建明:教研的核心是服务和引领

作者:□ 本报记者 梁颖宁 发布时间:2017.09.20
中国教师报

中国教师报:乌兰察布市教研室是如何落实区域课改顶层设计,并给予一定技术支持的?

周建明:课堂教学改革是乌兰察布市委、市政府的决策,也是市教育局“三项改革”的重中之重,更是我们教研室着力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课堂教学改革是国家意志,是当地教学的实际需要,但要贯彻到学校和教师的教学中,也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首先是理念引领。我们借助媒体平台传播课改理念,编辑发行课改简报《草原之春》,在教研室门户网站和公众号“乌兰察布教研”辟专栏“周老师说说”传播课改理念,为课改鼓与呼。

然后是培训提升。静态地说,远不如动态地做。为此,教研室通过优秀课改教师送教下乡活动,让教师在课堂看到变化,看到方向。送教教师涉及各个学段、覆盖所有学科、涵盖所有旗县区,每个学段每学期送教两次。送教是宣言书,是宣传队,是播种机,我们通过送教的形式把课改的理念和课堂的操作规范送到一线教师当中,特别是相对边远的学校。与此同时,为了夯实课堂的实效,我们配合市教育局经常组织教研员和全市课改专家,深入学校跟踪听课,课后评课研讨,打磨课型,提高课堂实效。

最后是活动渗透。几年时间里,教研室承担了以课改为主题的各种大赛活动,如内蒙古首届课改博览会,好课堂大赛等。每一届听课教师都在2000人次以上。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课改理念的渗透和课堂操作的培训,每一次活动都是一次全市课改教师教学研讨的盛宴。

中国教师报: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如何根据本地区实际,创出不一样的教研模式?

周建明:教研工作的核心是服务和引领,为学校的教学服务,为一线教师服务,而这种服务主要是通过引领达到目的。所以,打造一支学养厚重、乐于奉献、责任心强的队伍是所有工作的基石。我们的事业就是“为全市的一线教学提供优质服务和高端引领”。教研员要心中有大局,人人愿合作,处处能维护并擦亮集体的形象。

所有教研员必须人人有课题,个个搞研究,时时写文章。打铁还需自身硬,指导别人游泳,站在岸上说不行,必须下到水里和别人一起游才有好的效果,才能更清楚准确地找到问题的解决办法。为此,教研员走进课堂、走上讲台。教研主任带头上课,这也是我们推动全市课改的重要举措。教研员必须起引领作用,要想引领好别人先得自己走对了。

市教研室要为各旗县区教研室起模范带头作用,把各旗县教研室看成是市教研室的左膀右臂,大家捆绑在一起共同前进。每年的3月22日、6月22日、9月22日、12月22日,我们定期召开全市教研主任会议,制订全市的大教研计划,然后各旗县区再根据大计划制订自己的小教研计划。市教研室牵头组织的各种活动再由旗县区教研室分兵把关。全市教研工作一盘棋,各地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上下联动,共同推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中国教师报:作为教研部门负责人,对今后当地的课改有什么样的计划?

周建明:作为教研部门,我们的重心是在课堂上,结合我们当地的课堂教学实际,我觉得下一步课改工作应该抓以下四个方面:

重实效。课改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下一步需要细研细磨课堂,分学段、分学科、分年级、分班级、分内容,力求找到个性化、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摆脱固化的模式。

依课标。课标是教学的法规,一些教师把课标和教材扔到一边上课,误导了学生的学习方向,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必须依规而教,纠正教学中的乱象,强调研读课标,吃透课标。

抓常规。课改不是见什么改什么,不是推倒重来,是改那些严重背离教育方针、严重阻碍教学效果的因素,所以不能丢掉常规,不能浮躁,不能虚无主义,该改的必须改,传统中优良的东西要保留好,常规的教学过程要继续抓扎实。

提素养。课堂教学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专业素养,课改更需要教师有深厚的学科素养和高度的责任心,抓课改必须从抓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做起,这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

《中国教师报》2017年09月20日第2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