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近年来,乌兰察布的区域课改主要改了哪些内容,有哪些收获?
陈登龙:几年时间下来,课改重新确立了教师、教材、学生之间的地位。
课改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由过去以教师满堂灌为主要形式和以知识传授为主要内容的课堂,转变为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展示、质疑补充”为主要形式和以“三维目标”和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课堂。
课改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由过去的教师先教、学生后学,变成现在的学生先学、教师后教;由知识导向变为问题导向;由过去的“教师导入-出示目标-讲授-练习-作业”变为“出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教师点拨-当堂检测”。
课改改变了师生的精神状态。课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种充满挑战的课堂,也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课改改变了教师教育科研的主攻方向。过去教师的教育科研以“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材”的研究为主要内容,现在以“研究学生”“研究学情”为主要内容。
课改还改变了教育评价内容和方法。由过去单纯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教师、学生变为综合评价;用周评、月评、学期评、学年评的综合评价,取代了一次性考试评价;用小组集体评价和学生个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取代了单纯评价个人的方式。
总之,课改从教育思想、理念、目标、方法、过程、手段等各方面,都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变,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
中国教师报:这项系统工程进行到今天,取得的效果是否如当初的设想?
陈登龙:现在在乌兰察布市,课改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全市课堂教学主导。目前,全市乡镇中小学校以上共230所学校全面开展课改。首批试点学校的课堂已经基本成型,部分学校的课堂已经非常精彩。
更让我们欣喜的是,课改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课改促使学校教学成绩明显提高,带动和提升了乌兰察布市学校管理水平和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已经成为乌兰察布市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核心,同时还影响和辐射了其他地区,全国各地兄弟学校也多次来乌兰察布考察交流。
中国教师报:课改难免会遇到各种声音,如何凝聚改革的共识?
陈登龙:改革难免会碰到各种不同声音,为此我们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理念引领,将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请全国课改专家来做讲座,并组织教师到全国课改名校考察学习;示范引领,在乌兰察布确定29所中小学为课改试点学校,率先进行课改,引领其他学校;专家指导,请全国课改专家和本地课改专家进学校现场听评课、现场指导;名师示范,请全国课改名师和本地课改名师到学校上示范课,并与当地教师同课异构;向家长开放课堂,举办“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周”,请学生家长进班听课;政策引领,校长考核评优聘任、教师评优晋级、学校旗县年度考核,都与课改挂钩。
中国教师报:您是乌兰察布课改的一线总指挥,经常去学校听课调研,您是如何保持这种学习力的?
陈登龙:我常用一句话激励自己,“让乌兰察布的教育因我的努力而精彩,让乌兰察布的孩子因我的付出而幸福”。就是想为改变教育出一份力,为孩子们受到更好的教育尽一份责。课改越深入,越觉得自己知识的不足。特别是课改中遇到的新理念、新方法、新问题,都要求我们沉下心去,在实践中向教师们学习,向学生们学习。我一年听300多节课,获得了大量的信息、资料、灵感,也获得了坚定不移推动课改的动力。几年来,在深入课堂指导课改过程中,自己的知识水平、认识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蒙台梭利说“儿童是成人之父”,我的感觉是,学生是课改之源!
中国教师报:课改走入深水区难免会碰到暗礁和急流,目前乌兰察布的课改面临着哪些困难?
陈登龙:其实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理念问题,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学生就得老师讲才能学会”,仍然有不少家长、教师、学校把“考大学”当做学生学习的终极目标,不重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幸福。为此,不少地方仍然单纯用考试成绩评价学校、评价教师、评价学生。
中国教师报:对乌兰察布接下来的课改走向,您有什么设想?
陈登龙:课堂教学改革是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所以我们必须扎扎实实把课堂教学改革搞好,在全市中小学建设“有道课堂”,努力做到“规范性、整体性、扎实性、持续性、实效性”。
在我看来,未来的理想教育应该是“三适”“三自”的自然教育。对教育者来说,做到“三适”:适合,适时,适度;对受教育者来说,做到“三自”: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由发展。
几年的课改路走过来,我最深的感受是,教育是大爱,课改是真爱,放手是深爱!我们追求的是所有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而不是少数人考上名牌大学,希望我们的教育因课改而精彩。
《中国教师报》2017年09月20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