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在磨炼中走向新生

作者:□ 本报记者 白宏太 发布时间:2017.09.20
中国教师报

课改,说到底是一场人的变革。

对课改中的每一位教师而言,他们能否自觉地改变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决定着课改的成败。

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后旗,记者走进各个实验校,倾听教师有泪有笑的课改故事,感受他们在经历改革阵痛中如何走向新生。

    三次磨课的泪水

王艾青说,那次含着泪的磨课经历,是她专业发展的重要节点,也让她真正理解了课改。

王艾青是察右后旗白音察干第一小学数学教师。几年前,学校就在校长李文胜的带领下自主进行课改。王艾青刚开始觉得课改并不难,无非就是学生自学、小组合作这些事。

上学期,一位课改专家来学校进行同课异构活动,王艾青信心满满地报名参加。没想到,一节课讲完,专家在评课中提出了批评。

“我当时讲的是《三角形的高》,教学难点就是画出不同三角形的高,从中找出规律。专家认为,要把这个难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主探究。”王艾青说。

在专家指导下,王艾青修改导学案,进行第二次试讲。但她并不放心:学生能探究出她想要的结果吗?探究不出怎么办?

因为心存顾虑,课堂上王艾青虽然抛出问题让学生讨论,但一看时间不够,就赶紧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评课中,专家皱着眉头说,这一做法流于形式,是假合作。

两次被当众批评,王艾青委屈地掉下了眼泪。“放手让学生讨论,如果他们的结果不一致怎么办?教学时间不够用怎么办?”她很疑惑。“你要相信学生,即便结论不一致,那也是他们的学习收获。”专家说。

就这样,王艾青擦干眼泪,又调整了导学案,进行第三次教学。这一次,她索性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讨论。

让王艾青惊喜的是,学生经过小组合作探究,虽然结论并不相同,但通过补充和质疑,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方法。这虽然与王艾青的设想有差异,但学生的方法更多样。

更重要的是,王艾青第一次发现,学生的思维竟如此活跃,他们的能力远比自己想象的强得多。

“你要坚持按这样的路子走下去,一定会成为优秀的数学教师。”专家鼓励她说。

一节数学课,三次磨课,三次试讲。在这个过程中,王艾青真正明白了:“只有真正把课堂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才能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得到发展。”

    重新发现课标

课改,其实是一个升华自我的过程。

在察右后旗明德小学,年轻的语文教师郭艳霞一入职就幸运地赶上了课改,沐浴着课改理念,自觉地接受了新的教学方式。

但是,郭艳霞很快有了新的烦恼:“虽然我按照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上课,但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找不到自己在课堂上的位置,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为什么会这样?这种感觉一直困扰着郭艳霞,直到一次参加课改培训,专家说,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不能离开课标做课改。

过去,郭艳霞也读过课标,但只是匆匆浏览,觉得那是专家的事。现在拿起课标细细研读,郭艳霞眼前一亮,越读越兴奋。“我发现,自己感觉困惑、迷茫的问题,基本都能从课标里找到答案。”郭艳霞说。

从语文课标中,郭艳霞第一次发现,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都是不一样的。比如,小学低段更强调拼读识字,小学高段更注重阅读能力。

以前备课时,郭艳霞关注的只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而现在透过课标,整个小学6年的知识序列和能力发展要求,在她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站在更开阔的视野下审视语文教学,郭艳霞明白了:“只关注每节课的知识目标,就不会知道为什么要自主、合作、探究,也不知道如何引导学生。”

如今再编写导学案,郭艳霞感觉心里有底了。一节课应该如何设计,每个教学环节要达成什么目标,如何引导学生实现这个目标,郭艳霞逐渐驾轻就熟,她在课堂上也变得从容了。

“说到底,只有清楚了语文教学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才会在面对学生时有适切的反应,教学才能更有人文性。”郭艳霞说。

在研读课标中,郭艳霞慢慢跳出固有的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变得更加生动、更有活力。如今,看着学生在课堂上快乐的神情,郭艳霞也由衷地感到了为人师的幸福。

    “一个都不能少”

看得出,经过几年课改洗礼,这里的更多学校和教师已经逐渐摆脱“改不改”的迷茫,都在真诚地思考“如何改”的新命题。

座谈会上,记者见到了43岁的宋存柱,察右后旗大六号学校教导主任。

“从一年前开始,我们也踏上了课改之路。”宋存柱告诉记者。

大六号学校是一所典型的农村“麻雀小学”,一共才有39个学生、5个教学班、十几位教师。就这点学生,为什么要进行课改?宋存柱说:“在这里上学的都是留守儿童,学习基础非常差。在传统课堂下,学生既学不会,也不爱学,教师教起来更痛苦。”因此,课改就成为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

“越是这样的学校,我们越重视,派专职教研员进驻学校,帮助他们做课改。”察右后旗教育局副局长李文成说。

一年来,在教研员的指导下,宋存柱带着教师们摸索出许多“土办法”。

鉴于学生没有自学习惯,作为寄宿学校,教师们就利用晚自习时间带着学生预习。学生读不懂导学案,教师就降低难度要求自编了预习案。

最大的困难是,每班五六个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都不一样,所谓的小组合作在这里几乎行不通。

“我们就采取变通的办法,一个班就是一个小组,将不同学科的学习任务分解,分包给每个学生。比如,一个学生专门负责语文的生字词,从预习、课堂讲解、展示都由他一人完成。”宋存柱介绍说。

经过降低难度、简化要求,大六号学校探索出了一套适合农村小规模学校的“低配版”课改策略。

“效果很明显,学生爱学习了,各方面的习惯也变好了。”宋存柱说。

让教师们最欣慰的是,今年秋季开学,学校“破天荒”地招了7个学生。“比过去好多了,过去每年顶多招三五个学生。”宋存柱知足地说。

“推进课改,让农村孩子享受优质教育,是‘一个都不能少’。”察右后旗教育局局长夏培宏说。

《中国教师报》2017年09月20日第5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