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智:放不下学生对我的信赖
www.jyb.cn 2015年08月27日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民族教育》杂志2015年第2期
广东省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新疆部主任杨智送新疆班学生乘火车返疆 我今年48岁啦。看到这个年龄,大家可能都会觉得,这正是人人羡慕的不用“陪太子读书”的轻松时期,但我却不能卸下“父亲”的重担,因为我身后还有一群需要我关心照顾、天天都热情呼唤我“杨爸爸”的新疆班孩子。 2007年9月,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响应党中央支持西部教育的号召,开始承办内地新疆高中班,至今已有8个年头了。在这8年的工作中,我深深意识到由于地理环境、人文历史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新疆班的孩子们与内地学生尤其是广东的孩子有很大的不同,在教育方法上决不能同一而论。 我们始终把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坚持政治标准第一。站在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政治高度,努力为新疆班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资源、最安全的成长空间。把他们培养成为心存高远、胸有华章、思于清正、行于规范,将来能为新疆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祖国民族大业作贡献的高素质人才。 别看新疆班人数不多,教师却要比管理普通班付出更多。办班8年,我从没休息过一个完整的节假日。记得 2008年寒假,一场百年不遇的雪灾笼罩了南国大地,肆虐的寒风掠夺了暖意。新疆班的孩子们没有御寒的物品怎么办?我迅速安排给孩子们购买床褥、增添棉被,组织同事们将家里多余的棉衣拿出来给孩子们穿,还专门到商店购买了崭新的毛衣送到家庭贫困的孩子们手中。 在传统节日春节里,我和同事们专门为新疆班孩子们组织了“春节七天乐”活动,逛花市、买年货、烧烤、包饺子、开联欢会等。为了让孩子们感受过年的喜庆,给他们家的温暖,我还把孩子们全部邀请到自己家里玩。尽管房子小,但也容纳了十个不同民族孩子们的快乐,让新疆班的孩子们在广州番禺度过了一个“暖冬”。 针对新疆班特点,我和我的工作团队不断研究教学规律,改进课堂教学,使教学方法更加适应学生实际。研究、分析、掌握新疆学生思维和心理特点及教育发展的现状,真正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新疆班学生从预科到高三毕业,前后要有四年的学习时间。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我们在预科期间侧重补差;学习基础比较好的学生,则侧重于提优,加强学科竞赛的辅导。我们除了抓分层教学外,还组建“互助”学习小组,在课余时间里让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当小老师,帮助学习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能补差又能提优。此外,“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是我们开展新疆班工作的一个全新尝试。给每名新疆班学生配一位成长导师,全面关注新疆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每位导师负责 3至4名学生,主动关心、了解学生情况,每月至少与学生谈心一次,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外,我还一直着力营造一种“家”的氛围,真正从亲人的角度去关心关怀新疆学子,让他们即使在遥远的异乡也不会感觉到孤独。记得 2010年1月,新疆班学生王佳因患肺结核病需要住院治疗。独在异乡又身患疾病,这个不满18岁的孩子心情沮丧,甚至产生了恐慌。我了解情况后,马上揽下了全程照料的任务。一日三餐送到医院,还为学生垫付医药费,购买营养品。住院期间正赶上春节,为了不让他孤单,在征得医院同意后,我在学生宿舍安排了隔离室把他接回学校过年,节后又送回医院继续治疗,一直到五月份他完全康复出院。这年的教师节,王佳的父亲从遥远的南疆给学校寄来了感谢信。他在信中真诚地说:“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广州和番禺人民,感谢禺山高中的领导和老师们……我这个人不会说话,可我永远会记住这份大海一样的深情!” 就这样,在这8年的新疆班管理工作中,我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新疆班学生热汗古丽在周记中写道:“老师,您待我们像父母。在节假日里从没见您休息过,我长这么大了,我爸爸也没有像您这样待我们……”正如维吾尔族学生再妮古丽说的:“我病了,但只要看见‘杨爸爸’的身影,我就不害怕了。”从此,“杨爸爸”成了新疆班的孩子们对我的爱称。 让我最难忘的是2012年1月22日,我像往常那样来到了新疆楼。当我踏入饭堂的那一刻,“生日快乐”的歌声集体响起,一张张笑脸不断地向我迎来。汉语、英语、维语、哈语,听着这首由各种语言组成的生日歌,连同着那一声整齐的“杨爸爸!生日快乐!”,我眼里噙满激动的泪水。同学们派出的代表在这个时候把签有162名新疆班学生名字的那颗大大的、红红的心和提前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了我。 面对着这群让我每时每刻都牵挂在心的孩子们,我深深感到自己与他们早已成了一家人。我相信,在爱的培育下,天山雪莲一定会在岭南大地尽情绽放。 点评 “杨爸爸”的爱全年无休 广州市禺山高级中学校长 戴永祥 一个好的团队,离不开一个好的带头人,杨智老师就是这样一名好的团队带头人。 举办内高班8年的时间里,杨智老师凭借着一颗对教育事业执着的心,对学生真挚的爱,为了国家的民族教育,为了新疆班的孩子,“全年无休”,“全天候”奉献。在日常管理中他不分昼夜、不辞辛劳地践行“爱、严、细”的原则,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在内高班管理工作中,他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在师生关系上与新疆班的孩子们亲如手足,鱼水情深,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孩子对他非常信任和敬佩。由于他对孩子们的关爱细致,因此,新疆班的孩子们亲切地称他“杨爸爸”。8年的寒假,他全部陪同新疆班的孩子们在学校度过。 每年7月,列车上有护送孩子们返疆的“杨爸爸”的身影。每年8月,在站台上返校的孩子们又高呼着“杨爸爸”来接我们了。在每年的父亲节、教师节,他都收到孩子们那发自肺腑的短信:“祝杨爸爸节日快乐!” 正所谓“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敬业奉献时”,杨智带领的新疆班工作团队,践行了我校“上品教化”的理念,诠释了“示范禺山”的内涵,为禺山教育树立了师德的标杆,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了辉煌的业绩。他的努力和付出,换来的是家长的放心、学生的赞许、同行的敬意,是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 ![]() |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召开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会议的通2016-05-04
- 刘慕霞:我就是边疆孩子的亲人2015-08-27
- 崔光红:把学生当成独一无二的风景2015-08-27
- 葛超: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成长2015-08-27
- 用心用情 播撒大爱2015-08-27
- “代理家长”:孩子,让我牵你的手2015-08-27
- 李旭东 : 多年师生成兄弟2015-08-27
- 达斌:静听心花绽放2015-08-26
- 他们,因爱而生——无私奉献的内地民族班教师群像2015-08-10
- 内地民族班管理工作视频会召开 鲁昕出席并讲话2011-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