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太湖观云

作者:刘 强 发布时间:2017.12.06
中国教师报

一首“太湖美”,难以道尽太湖的诗情画意。

1995年发行的“太湖”邮票,将太湖的绮丽风光和人文美景浓缩在方寸之间。小型张“包孕吴越”从大视角展现太湖的烟波浩渺,正可谓“谁能胸贮三万倾,我欲身游七十峰”。“鼋头春涛”“蠡湖烟绿”“寄畅清秋”“梅园香雪”则选取春夏秋冬不同角度展现太湖的四季美景。我们常说的“烟雨江南”,其实恰恰是因太湖孕育而成。湖水映照下,山色似有似无,流云缥缥缈缈,帆船星星点点,难怪白居易夜宿湖中感慨不已:“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

最喜太湖边漫步观云。无数次,我骑着单车在湖畔漫游,赏湖中美景,观天上流云。不经意间,抬头看天,天边悄悄地生起一团云。刚开始还细细弱弱、丝丝缕缕,如同旧时农家升起的炊烟,又像洗砚池晕染的一片片墨团。涌起的云很快就聚合成一大团,遮蔽西南,颜色也有层次地变化着,浅灰白渐渐演绎成深灰色,再幻化为淡墨色。夕阳投射,墨灰色的云团中,暗红色的光线从密密厚厚的云层中射出,五颜六色。云层慢慢运动着,或挤压,或舒展,或聚合,或离散,“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自然就是艺术,云的变化千姿百态,忽而散作一群兽,忽而聚似一座山,忽而又垒起一栋房,如徐悲鸿笔下的奔马,似刘海粟的黄山图卷,又似吴冠中的“江村”画页。云映在湖里,恍惚刚结束的围棋棋局,“一灯明暗覆吴图”。停车静观深思,云图似乎有了历史内涵,有时铺陈为吴越争霸的古战场场景,有时点化为范蠡太湖泛舟的情景,甚至隐约呈现要离刺庆忌的紧张画面。

“太湖绝佳处”的鼋头渚有处碑刻“横云”,点明太湖观云的妙味。宋代诗人王禹偁游太湖洞庭山的名诗也没忘记“云”的意趣:“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平看月上早,远览鸟归迟。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即使风暴来临前夕,太湖的云也不会形成“黑云压城城欲摧”的气势。伴随着雷声滚滚,云移动的步伐快了些,色彩也暗黑了些,但它依然不是威严的、狂暴的。这点不像海上的云那样迅烈,也不像山里的云那般狞厉,太湖边的云在湖水滋润下,是柔和的、璀璨的。

水汽氤氲,夕阳斜照,太湖边便可以欣赏到彩虹。彩虹也是疏朗的,不是气贯长虹,而是若有若无,就像刚学绘画的儿童用水彩笔在宣纸上轻轻划过,也如江南女子水汪汪的明眸上浅浅淡淡的柳叶眉。朋友圈晒彩虹、晒流云,引来点赞一片,我的心重新融入蓝天白云,我的眼重新认识彩虹流萤。

拍下了数不清的太湖云,闲时便翻出来浏览。有机会,我总是走出户外,漫步湖畔,攀登湖山,静观流云,让自己的灵魂暂时驻足云端,摆脱世俗的裹挟。用一句时尚的话来说:生活在低处,灵魂在高处。

太湖之美,可养眼,可洗心。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无锡市锡山高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06日第16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