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创意激活写作教学

——“创意写作与中文教育”三人谈

作者:□ 本报记者 康 丽 发布时间:2017.11.08
中国教师报

    温儒敏    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

    陈晓明    长江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

    曹文轩    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陈晓明:今天请到温儒敏老师、曹文轩老师一起来谈“创意写作与中文教育”。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也是难度很大的话题。温儒敏老师是统编语文教材总主编,多年来一直关注、研究中小学语文教育。作为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老师对中小学语文教育一直非常关心,也参加了统编语文教材的编写。今天我们想谈谈中小学语文教育和大学语文教育衔接的话题,特别是写作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意义和作用。

温儒敏:创意写作其实就是要唤醒语文的耳朵。现在一些学校的语文教学还在“沉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几年前,我曾做过一个调查,发现高考语文面临一些困境,这些困境其实是从小学和初中开始产生的,但到高中以后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了。我用了一个词,高中语文特别是高中作文教学,似乎“全线崩溃”。这听上去有点“耸人听闻”,但事实情况如此。现在一些学校,基本上进入高一以后就开始“遥望高考”,到高二就要面对高考作准备,高三基本上不学了,全部“刷题”。

在一些学校,高中语文课基本不安排写作教学。教师只是在讲如何应对高考作文的技巧:什么样的题应该怎么对付,怎么用爱因斯坦的名言……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原因非常复杂,也不完全是教学原因,也有制度上的原因。很直接的一个原因,就是一篇作文在高考试卷150分中占60分,同时作文阅卷存在很大问题。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在高考作文阅卷中,分数拉不开距离。学生作文考得好是40多分,考得不好也是40多分。所以,许多中学语文教师感觉不用在作文上下功夫了,顶多教点考场作文的应对技巧就可以了。

面对这种现实,我们能做什么?虽然很困难,非常困难。但我们举办创意写作大赛,带有一种很闪亮的理想主义色彩。这好像距离我们的现实生活稍微有点远,但是中国这么大,还是希望有些人做点理想主义的东西,给我们的作文教学带来一丝活意,激活一点东西,也许能对一部分人才有很大的帮助,起到很好的作用。

曹文轩:我和温儒敏老师一直在编小学和初中语文教材。在编教材的过程中,我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是强调语文与写作的结合。这个观念,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鲜明。

我是从事写作的人,但我们仅仅坐着讲写作,不去谈阅读,这显然是很麻烦的。在我看来,阅读是写作的前提,写作是阅读的结果。对此,我说一点自己的感受。10月23日,我去参加华盛顿大学举办的“多萝西·布里利演讲”,演讲之后会议主办方举办了一个拍卖会,拍卖我的两本图画书《羽毛》和《柠檬蝶》。拍卖会现场氛围热烈,这两本普普通通的书拍出15000元人民币。主办方问我这两本书是怎么构思出来的,我的回答是,你们可能不知道我有15年的哲学阅读史,书就在我的阅读记忆里,它已经熔化到我的血液里了。这两本童话书,《羽毛》讲“我们属于谁”,《柠檬蝶》讲生命轮回的问题,都是关于哲学的表达。实话说,我在写这两本童话书的时候,并不是根据某一种观念去写的,但因为自己曾经有这样的阅读史,有一些东西就在你的灵魂里,在你的血液里,当你去创作的时候,就自然流淌出来了。

所以,我们中文系举行这样的“创意写作”太重要了,中国作家输给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的作家,就输在读书上。你不阅读怎能发现经验?你不阅读哪有发现生活的眼力?你不阅读哪来的思辨能力?你不阅读哪来的想象能力?

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与我一起长大的有那么多孩子,他们的生活可能比我还丰富,可是为什么就写不出《草房子》呢?不就是我得天时地利人和,书比他们读得多一点嘛。我现在给孩子做讲演的时候,谈及写作总会送他们一句话: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就是弓和箭的关系。我说,你们把这句话记下来,用一辈子记住,写作是一支箭,阅读是那把弓。

陈晓明:曹文轩老师说,写作是一种美德。我还想补充一句话:写作是一种幸福。曹文轩老师谈起他的写作、他的作品时,那么诚恳、真挚、幸福,这令人羡慕。

作家能够为我们重新创造一个世界,那个世界是他展示给我们的,呈现给我们的。所以,写作对孩子、对中文教育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大学中文教育中同样深刻体会到写作的重要。我们过去总是说,大学不培养作家。写作在大学中文系也是被忽略的。这就出现一个问题:造成中国全民写作经验和写作能力的匮乏。我记得,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先生说过,作协对人才的判断有两点:第一点是你能不能判断好作品,第二点是你能不能写一手好文章。这两个能力恰好是现在青年人最缺乏的。

我们这个民族是最强调写作的。过去选拔官员,是考一篇文章。考生用文章阐明自己对文化、对典籍的理解,对人生的感悟,就可以治理一方,领袖一方。刚才曹文轩老师讲到阅读和写作的关系,这对我们今天大学中文教育的改革很有启发。

温儒敏:写作是一种美德,这样的提法很好,写作是提高个人素质很好的一种方式。我们强调写作,不是说非要这个人当作家。作家是艺术的产物,不是靠努力、靠培养就能产生的。大家应该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写作背后的功能。为什么普通人要学写作?为什么小学生要写,初中生要写,高中生要写,公务员要写,一路都要写?我问过一些中学教师,你为什么要教中学生写一棵树、写一个人?99%的学生毕业以后,一辈子也不会写一棵树、写一个人。为什么要教写作?因为写作是一个过程,通过写作完成审美教育,让学生的感觉受到锻炼。从这个意义上,写作确实是一种美德。但是,我们现在的写作教学普遍忽略了一点:看不到写作背后最重要的东西其实是思维。我们千百万人学写作,“写作是一个美德”是更高的目标,低一点的目标是得到一种思维的训练,包括逻辑思维,也包括形象思维。

创意写作大赛应该把握一种理念:写作就是一种思维训练,不一定要培养作家。我就写不了《羽毛》这样的东西,但我很欣赏,我觉得这是很美的,充满想象力的文字。我们要用创意写作激活普遍的写作教学,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我有个建议,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读写结合,多读少写,什么是少写,就是少做掰开架式的文章,多写短文,不长篇大论,200-300字的思维训练,让思想自由放飞。

陈晓明:温儒敏老师讲到,通过写作对学生进行一次文化、文字、文学的素质教育。在我看来,写作还能培养人对文字的敏感,对未知的想象。如果要说国民素质教育,我觉得写作应该排在第一位。写作具有召唤性,它对阅读的召唤也是自然的:写不出来就逼着你去阅读,看看别人怎么写,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依我看来, 在今后的中小学语文教育以及大学的中文教育中,写作应该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北大培文杯”创意写作大赛是助推中国语文教育变革的一个很好的平台。青少年在一生中经历这样的作文比赛,就像童话里的那根羽毛,在大千世界中飘啊飘啊,寻找它的精神归宿,寻找它的精神家园。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08日第16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