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切实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精心组织、整体设计和综合实施。
实施以人为本的课程,需要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综合实践活动就是重要载体之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它贯穿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是一门必修课程,具有跨学科实践和动态开放特征,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
《纲要》提出,学校在课程实施中要做到“三个防止”:防止剥夺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防止用学科实践活动取代综合实践活动,防止将专题教育等同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那么,如何设计、实施、评价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当前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北京中学的学生通过服务学习、社会创新实践、“STEM+”等综合课程与项目的学习,不仅规避了“三个防止”,而且建立了与生活、社会、自然的有机连接,学生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得到发展。
服务学习作为一门课程,给学生认识自己、关怀他人提供了机会,将学习拓展到社区。课程内容包括教师帮助下的服务课程,学生自主参与的校内服务,学生自主设计、实施的社会公益服务项目。
服务课程包括自我认识、调研与报告、服务策划与体验、经验整理和校内分享五个阶段,帮助学生建立服务意识,提升服务技能,促进服务行为,是学生设计和实施服务项目的教育主渠道。
校内服务、校外服务是辅助,目的是帮助学生自主参与设计和实施志愿服务项目,如学校就餐环境管理、校园金点子推进实施、学校大型活动志愿者、社区敬老项目等。在与客观世界对话中,教师将学科知识点串联到某个社会议题,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因需要而学,知识因运用而活,教师因学生而动,社会因行动而美。
服务学习作为一种体验性学习方式,不仅需要学生学习学科知识,还需要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区及服务过程中,具有明确而真实的学习目标、适应真实的社区需要、学生做决定以及分析性反思等特征。
实施中,随着学生自主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一批学生从服务学习走向社会创新实践,用创新的策略、方法解决社区、社会问题。比如,为社区绘制平面图、设计多功能垃圾桶,研究厨房垃圾的分解并推广,创想并实施周末共享校园项目,自主设计STEM课程,并通过众筹获得资金赴打工子弟学校支教等。
通过社会创新,有的学生获得种子基金的支持,有的学生获得北京市环保明星、全国最美中学生等荣誉,进一步带动更多的学生自觉踏上社会创新实践之路,践行“世界因我更美好”的校训。
STEM是一种理念,强调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也是一种课程样态。相对知识的获得,它更关注跨学科整合、学习与现实问题情境相结合,以及整体提升学习者的实践创新能力。
“STEM+”则是我校师生自发与人文艺术结合、与社会服务结合的产物。以STEM课程为例,学生经历基础、进阶、成长模块,将理念、方法乃至知识内化。学生在基础阶段由教师引领熟悉探究活动流程,在进阶阶段解决半开放问题过程中内化科学思维、技术思维、工程思维的养成,在成长阶段训练自主发现和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比如快递包装的环保问题、长时间在灯下学习的视力保护问题等,进而设计原形、进行论证测试和改良,最后形成产品。
每学年课程结束前,学生都会进行项目展示,师生依据合理阐释因果关系、创造系统和模型、计划并实施探索以及用证据支撑观点等指标,评选最佳综合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视觉设计奖。以人为本的课程实施,让学生找到了从兴趣和认知出发学习的乐趣,在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中悄然传递着创新的文化,一批学生成为积极的学习者。
(作者系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08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