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语文教学可以更多样

发布时间:2017.11.01
中国教师报

美国安迪亚克大学博士托灵·芬瑟说,“从某种意义上说,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世界不完整的图像,只有经历过许多种语言,我们才能亲证到心灵体验的不同方面以及不同文化的贡献”。教师通过艺术的语文教学,借助音乐、绘画、戏剧表演等艺术形式,让儿童经由节奏、韵律和画面、身体运动,亲身体会到内在心灵所经历的过程,进而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充满美感的、广阔的、亲和的艺术文化情境中,走入极为丰富、生动的学习世界。

低年级语文教学借助音乐的节奏、旋律,让母语像轻柔的小溪缓缓地“流淌”出来。比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一课《天地人》。学生刚刚升入小学,师生、生生不是很熟悉。大家可以手拉手,跟着音乐旋律把“天地人”唱出来:“天在上,地在下,我在中央;你在左,他在右,我就在中间。”围成圈唱着歌,师生经历着语言的理解、共融的情绪、同伴熟悉的过程,还可以通过拍手游戏充分舒展肢体。在概念化之前,通过运动和旋律学习,帮助学生确立天、地、人之间的位置,还会带来心灵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低年级学生的学习是感性的、直接的,与教师的关系是亲密的。学生和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能力才能得到激发和唤醒。

中年级学生喜欢探究自身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周围环境的呈现可以根据语言,借助画面的想象与描绘实现图景再现。如四年级《燕子》一文中描写燕子飞行的语段:“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唧’的一声,已由这边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柳树下了。”用图画再现燕子飞行的情景,边画边体会动词“斜着”“掠过”“飞到”富有活力的一面,以及象声词“唧”的声音形象,体会“微风”“阳光”“稻田”“柳树”等名词的静态美。此时的画面是有意义的,是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和进一步诠释。学生动手绘画的目的是把手与脑、心与言联系起来,用双手促进语言的生长和大脑的发育。

高年级学生开始脱离直观经验迈向概念化,运用概念获取知识。他们往往会借助文字描绘的形象、画面在脑海中形成的视觉印象。但仅此是不够的,需要借助“物景”走向形象的、深层的“意蕴”,解释事物背后的一切。比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读词看图,在脑海中画画。学生抓住景物的颜色展开想象,很容易想象出充满活力的白鹭、西塞山颜色鲜艳的花朵等。最为关键的是,如何让这些脑海中的画面体现在对渔翁是动还是静的理解上,进而借助渔翁的形象理解作者内心的宁静。学生以此心平气和地再读诗词,读出韵味,获得内心的宁静。

民间故事、神话故事等故事类文本,学生可以运用戏剧的形式进行朗诵、对话、表演。台词和模仿的动作与神态能表现出角色的情绪和精神,剧中的旋律和色彩以及语言表达时声音的强弱变化,都会深深触及学生的感情,把他们带入故事情节中。教师即使不做任何解释,学生依然可以慢慢形成对角色的理解,或同情或喜爱或讨厌,这种理解在反复的表演中会得到强化。

学生在设身处地的表演创造中,在绘声绘色的语言描述中,在形象生动的图画再现中,在荡人心魄的音乐旋律中,把不同感觉、表象连接起来,构成各式各样的通感意象。这样,所有的感官活跃起来,打破界限、协同运作,达到“诗人感物,联类不穷”的境界。

教师在教学中也需要有一定的表演性,上出课的味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教学实用文也需要理趣。比如给“鲸”写名片,给“赵州桥”画简笔画,与学生一起角色扮演,等等。教师通过艺术的教学,可以让文本所描述的世界变得更加生动,让学习更具持久力。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海门市文化语文研究所)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01日第6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