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重新定义朗读教学

发布时间:2017.10.11
中国教师报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令人遗憾的是,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效果差强人意。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交流的重要工具,随着交通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密切,交流表达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生朗读能力不达标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重视。是什么原因造成朗读能力的缺失,值得思考和研究。

朗读教学实效性不强。按照传统语文教学的要求,每节语文阅读课都要有朗读环节,可以由教师范读,可以让某个学生领读,还可以要求学生齐声朗读。除此之外,每周都有晨读或利用早到校时间进行朗读训练。如果按照每周7节语文课、每节课朗读5分钟计算,一年有效教学时间40多周,学生在课内朗读的时间就有1000多分钟,约占30-40个课时。如此巨大的时间投入,却没有换来应有的效果,不禁令人遗憾。

朗读教学方式影响效果。朗读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期的训练,仅凭课堂上读一个段落或一遍文章,学生的朗读能力无法获得真正的提高。首先,阅读课上教师不可能有太多时间指导学生的朗读方法和朗读技巧。其次,即使教师提供了方法技巧,课堂上学生也没有多少依据方法进行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再次,课堂上即使教师发现了学生的朗读问题,也很难及时、有效纠正和指导。

教师朗读能力不达标。现在教师的普通话水平基本达标,但是边疆和农村地区的教师,依然在发音标准方面存在问题。许多师范类高校只重视知识和学分的积累,学生应有的学科素养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致使许多毕业生并没有掌握朗读教学的技巧和方法。教师自己都不能运用停顿、重音、语速、语调等手段表达作者情感,又如何能教会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朗读能力达标问题?必须跳出传统的思维和做法,重新审视和设计小学朗读教学的路径与方法。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开设了独有的朗读课程,对教师功能、教学方式、课堂结构、教学材料等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规划和设计。

超越教材。朗读教学的依据是课程标准而不是课本,朗读教学的材料不仅是教科书中的文字,还可以是生活中所有可用来学习的各种资料,包括文字资料、音频资料、视频资料。教师提前集中传授朗读的方法和技巧,并提供相应的名家朗读范例,学生再把相关音频或视频资料下载到手机、mp3、平板电脑等媒体设备上,利用一切机会进行生活化、碎片化自主学习。

超越教师。当教材的概念发生变化后,教师的角色功能也随之改变,朗读教学不再完全由本班的语文教师完成,生活中、网络上所有朗诵名家、播音员、演员都可以成为学生的朗读教师。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解决了个别教师普通话不标准的问题,也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体性、差异性。学习能力相对较差的学生,有了更多可自主支配的时间、空间,这一点是传统阅读教学无法实现的。

超越课堂。语文教师的朗读水平不再是朗读教学的唯一标准,朗读教与学的过程也不再局限于有限的时空,借助网络和技术设备,在生活中随时随处学习,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展示。交流展示不仅局限于课堂,学生在家里朗读给亲人听,在社会上朗读给亲友听,在微信群里朗诵给同学、教师听,在网络上与专业人士交流直接获得他们的评价与指导……生活化课堂让学习时空得到拓展,碎片化视听学习方式让学习不再枯燥无味,多维度展示让学生内驱力得到充分激发。

超越传统。学生直接借助资源学习还需要教师教吗?不是需不需要教师教的问题,而是教师该如何教。朗读教学不再是教师范读给学生听,而是把停顿、重音、语速、声调、语气等朗读要求制作成具体标准,再让学生依照标准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师怎样管理评价?首先,这种听、读、展、评的学习方式是学生比较喜欢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的东西就不需要教师一味地强调、牵引。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网络技术进行过程管理,学生把自己的朗读录音或视频上传到微信或网络上,教师随时听验、指导。同时,充分发挥各种学习组织的管理功能,对子互查、小组长督促、家长义工及时点评辅导,形成多维度管理架构。朗读教学不再局限于阅读课上的朗读环节,而是一种全新的朗读课程。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10月11日第7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