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该渗透时且渗透

作者:□ 陈成龙 发布时间:2017.08.30
中国教师报

不知什么原因,若干年前被语文教师热议的“语文教学要渗透思想教育”的观点,这几年降温了不少。也许有人认为,那个问题已经解决了,已经不成其为问题了。其实未必。

在一次公开课上,上课教师执教了说明文《网络表情符号》一文。这是一篇新课文,内容很前卫。有教师评价这节课不是在平面滑行,而是渐入佳境。也有教师说文章末尾一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机会,教师应借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没有借机渗透,这是一个瑕疵。

《网络表情符号》介绍了网络表情由雏形到被广泛认可的演变过程,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网络表情符号的不同含义,同时分析了网络表情符号流行的原因。可以说,对网络表情符号作者已经做了必要的说明,如果不写最后一段,文章的结构似乎已经很圆融了。但文章的作者却偏偏不就此收住,非要“画蛇添足”?

很显然,作者在这里强调的是在创造网络表情符号乃至从事一切科技活动时,每个人都应该有奉献精神,不要太功利。因此,从忠实于文本、体察作者本意的角度讲,教师是应该适当讲一讲作者写这一段的用意,并让学生去体会,从而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渗透。

“语文教学不是不讲人文性,文本中有的就要讲,不讲就是失职”。这句话说得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贴标签、凭空拔高的思想教育,固然违背了语文教育的基本原则,需要摒弃;但如果对文章中确实含有的思想感情不去挖掘与分析,势必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这种“纯工具性”的语文教学也是不适当的。

但让语文教师为难的是,语文课文中的思想性不是都像《网络表情符号》的末尾一段那样显露,而是蕴含在语言的外表之下,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披文以入,提炼出隐藏在语言外衣下的思想内涵,从而在传授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种认识与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的理念是一致的。

例如,《渔夫的故事》是一篇小学语文教材的老课文,几代语文教师都教过,但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往往都停留在对故事情节和人物(渔夫与魔鬼)性格的分析上,这种分析无疑是肤浅的。但也有教师另辟蹊径,让这篇旧文“再换新颜”。教师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理解的基础上,问学生:“你见过魔鬼吗?世界上到底有没有魔鬼呢?”有学生说,“没见过,世界上没有魔鬼”。教师利用PPT展示暴徒恐怖袭击的照片和吸毒者的照片。学生们一下醒悟过来,争抢着说,“有,有魔鬼”。

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知道了现实生活中那种“头像堡垒,手像铁叉,腿像桅杆,口像山洞,牙齿像白石块,鼻孔像喇叭,眼睛像灯笼,样子非常凶恶”的魔鬼确实没有,有的是什么样的魔鬼呢?都是外形跟普通人一样,但心灵已经变坏的人。恐怖袭击的暴徒就是魔鬼,面对他们,我们就要像渔夫一样,勇敢、沉着、机智地与他们斗争。还有一种无形的看不见的魔鬼,如腐朽堕落的思想也是魔鬼。画面中的吸毒者从最初的寻求刺激,魔瓶的口一旦被打开,毒瘾这个魔鬼就跑了出来,就要吞噬这个吸毒者。

在课的结尾,教师又提出一个问题:文章的结尾,渔夫说我要把你对待我的事告诉世人。除了把魔鬼对待渔夫的事告诉世人外,渔夫还要告诉世人一个道理,不然渔夫的遭遇又会重演。渔夫要告诉世人什么道理呢?学生总结出“要用智慧战胜魔鬼,不要被魔鬼的谎言所欺骗”。教师又做了补充,“人一定要自律,不能放纵自己,一旦放纵自己,就会带来灾祸”“对腐朽丑恶的事物、思想都不能放纵,一旦放纵,它就会跑出来害人”。

很明显,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很浓的情感渗透,人文性很强,而所揭示的内容是文本所蕴含的。只有学生理解了“世界上有魔鬼”“我们身上也有魔鬼”“对魔鬼不能放纵”,学生才真正理解了文本。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思想感情的渗透与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是密切相关的,不可缺少的,并不是附加的。

这真是:人文工具须统一,该渗透时且渗透。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厦门实验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08月30日第7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