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在面对各种问题特别是非数学问题时,怎样能够从数学的角度思考,发现其中存在的数学现象并用数学的知识与方法解决?创设情境或许是一种有效形式。
情境创设是好课堂的入口,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如何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有价值的情境?创设情境需要注意什么?
要具有真实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鲜活的日常生活中发现、挖掘学习情境资源。
如在教《圆的认识》一课时,我引导学生设计一款“套环”游戏。要求6个学生同时玩,每人距离桩4米。在设计游戏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站成圆形能解决问题,而且桩要位于圆心,每个学生与桩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圆各部分的名称及特征就在游戏过程中掌握了。
接下来我让学生思考:要在操场画出这么大的圆,你会怎样做?学生提出各种可行的办法,但都是利用“圆心决定位置,半径决定大小”解决问题。学以致用,这样学习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
要具有问题性
有价值的教学情境一定是内含问题的情境,能有效推动学生思考。
如在教《按比分配》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情境:儿童节,学校进行优秀少先队员表彰,每班5个名额,这是平均分配。可是六(1)班有45人,六(2)班有50人,这样分配名额公平吗?怎样分配名额才公平呢?由此引出“按比分配”的概念。
有人认为,情境中的问题要具有目的性、适应性和新颖性。“目的性”指问题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提出来的,目的是设问的方向、依据,也是问题的价值所在;“适应性”指问题的难易程度要适合全班学生的实际水平,以保证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处于思考状态;“新颖性”指问题的设计和表述具有新颖性、奇特性和生动性,从而使问题拥有真正吸引学生的力量。
要具有学科性
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
如在教《平均数》一课时,通过“计算书柜中平均每层放多少本书”,让学生掌握平均数的算法;通过“据统计学校平均每班50人,但六(1)班有45人”,让学生明白平均数不是一个实际数;通过“比较两个小组踢毽水平的高低”,让学生知道平均数能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类似的情境能有效阐明学科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学科知识的内涵,也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总而言之,教师应该选择合适的情境,确定适当的目标,并努力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策略与范式。
(作者单位系山西省太谷师范附属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08月23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