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提出,其要义在于强调教学的育人功能。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直接将之当作教学目标,比如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理解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观”。
对此,有观点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生成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文本的,也不是指作者的,而是让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涵养、丰富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不断优化提升学生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究竟是不是单一的教学目标?究竟是学习性目标,还是生成性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自然生成
课堂教学设计的根本目标是育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的正是教学的育人功能。情感态度是一种智能体验,价值观是一种内化生成。
从学生的发展出发,课堂教学设计不可缺少的就是学生的情感体验。以生为本、创设情境,引领学生情感体验与实践,是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主要手段。前提是教师要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特点有以下科学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知识能力是一个整体育人目标,不可分割。教师借助文本,在知识目标达成过程中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渗透,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顿悟升华。而不能在知识目标达成之后单独拿出一个环节讨论或者当作独立目标来完成。因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靠教师讲解达成的,而是一种自然生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是学生情感体验和教学渗透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作业、考试等方式直接“教”给学生,而必须通过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体验中获得感悟,形成鲜明的态度,内化成符合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价值观。一句话,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形成靠的是教学中的自然渗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达成有渐进性、系统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是所有的学生每堂课都能达成共同的情感态度目标,这需要量的积累产生质的变化。当学生的情感体验达到一定程度时,情感态度自然升华。
(山东省滕州市北关小学 陈庆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尊重作者
一篇文章,不仅描述着作者的见闻和思考,更承载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和价值观,可谓“得于心而寓于文也”。教学一篇课文,教师不仅要学生了解课文内容,还要领悟作者通过课文表达的情感、传递的价值观,并从中受到熏陶。
比如《白杨》一课,赞美了像白杨一样的“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边疆建设者。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因势利导,充分创设情境,补充边疆相关材料,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与文中的爸爸对话,与作者对话,就一定能达成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可在日常教学中,不少教师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由,打着“课改应尊重学生独特理解”的旗号,对各种歪曲作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见解听之任之,甚至为之鼓呼,赞之曰“新解”“创见”。比如教学《临死前的严监生》,对于严监生临死前念念不忘两茎灯草这一举动,不少学生认为:严监生非常节约,临死前还不忘节省点油。乍一听,这些学生说得很有道理,临死前还不忘省点灯草、省点油,真该为严监生点赞。但这是作者吴敬梓写《临死前的严监生》所要传递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吗?这不是黑白不分、颠倒是非吗?当然,学生出现这种“歪解”并不可怕,与他们社会经历少、认知水平不高、作者写作背景及一些课文细节把握不够等有关。只要教师在教学中对“歪解”不听之任之,适时引导,或讲授,或讨论,或角色体验,定能将学生带回作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轨上来。
教学中,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是“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尊重作者,尊重原著,切不可随意演绎。
(江西省信丰县第一小学 李永斌)
《中国教师报》2017年07月05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