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术结合中得势,在阴阳平衡中领创,在守中归原上立标。
前不久,采访郑州市道德课堂新进展之后,记者在采访本上写下了这三句话,既是采访的感悟,又是对郑州课改的一种观察。
在道术结合中得势
低层次的教育变革指向训练,中层次的教育变革指向思维,高层次的教育变革指向心性。就学校的课改层次而言,可以用三个同心圆来描述:最外围的圆环是指向“术”的,这些学校数量甚多,其课改停留在方法、技术的层面,难以深化。第二个圆环是指向“理”的,这些学校数量远小于前者,其变革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方法与技术,其核心办学理念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有了一定的内化;其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不仅有了体系,而且有了一定程度的落实。然而,师生人格仍缺乏显著的变化,学校的教育品质与内涵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同心圆最核心的圆圈内是指向“道”的,其校长可称得上教育家,其教师有教育思想、教育情怀、教育境界,其学生天性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护……这样的学校屈指可数。
就道德课堂的设计而言,其立意是指向“道”的,境界是高远的。郑州市教育局副局长田保华明确指出,“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道德课堂的实质就是养心,既是在养学生的心,也是在养教育人自己的心。养心是教育的本质所在。教育之道,道在心灵。如果学生的心灵没有与教师产生感应,一切教育教学都是没用的。
就道德课堂的推进而言,其落实是扎实有效的。道德课堂提出了自己的“三有”实践标准,即有形、有魂、有习得,并要求、引导实验学校创建个性化课堂形态。目前,近200所实验学校已经有了自己的道德课堂有效形态。
所以,道德课堂的推进是“基于术、穿越理、指向道”的。
没有人是趋势的对手,智慧的教育人都积极与教育发展趋势为友,研究趋势,顺应趋势,落实趋势。道德课堂正是在“顶天立地”、道术结合中,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区域课改的趋势。
在阴阳平衡中领创
“一阴一阳之谓道”,是说任何事物都是有阴有阳的,只有阴阳平衡、和谐,才符合规律,才能良性发展。中医上有一种病叫“阴虚”,是指人体体液亏损,导致体内阴阳失衡,阴气不能制约阳热,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表现出内热虚火、心烦气躁的征候。
教育与人体是相通的,是有生命力的。许多学校的课改也患上了“阴虚”病,主要表现为:注重看得见的先进豪华的硬件、墙壁之上的理念、小组围坐的课堂、规划层面的课程等,忽视看不见的教学关系、管理机制、教育思想、教育情怀、教育使命等。
许多学校,尤其是在改革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式方面下了很大功夫的学校,其教育掉“道”就掉在“阴虚”上:校长及管理团队缺乏教育使命,不能站在民族发展的平台规划学校发展,为课改而课改,为特色而特色,为工作而工作,看重眼前,追求功利,心态浮躁。
道德课堂的推进则有效规避了对“看不见的软件”的忽视。作为道德课堂重要的领军人,田保华始终在用自己的内在成长引领道德课堂的深度推进。比如,谈到德育时,田保华明确指出,德育是目的不是工作。德育不是一项具体工作,而是一切教育行为的落脚点,是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用道德的方式达到道德的目的。教育应以合乎道之途径,至德之目标。纵观郑州市教育局出台的业务性文件,每一个都具有相当的专业高度。
“干出幸福感了吗?”每每见到校长,田保华喜欢随口问问这个问题。因为“一旦干出了幸福感,很麻烦,你想停都停不下来”。干出幸福感的校长、教师,自然能持续创新。
在守中归原上立标
什么是创新?从某种意义上讲,创新就是回归,回归“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回归“本”,“本立而道生”。
道德课堂从教育之道、生命之道、课堂之道着手,为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教育路径。
作为道德课堂实验学校,郑州市第九中学的品牌是“中教育”,其学校精神是“精一执中”。“精一”,强调的是聚人之精神于一,去掉一切杂念,达到至诚无息的状态,方能认识天地万物,继而发现真理。“执中”,就是立足天地之“中”、时间之“中”,去寻求教育之“中”。这样的教育理念植根于中华文化,这样的教育才能与欧美教育对话,才能让国人产生教育自信。在中华复兴的时代背景下,“中教育”无疑具有示范意义。
如果说“中教育”在学校层面具有示范价值,那么评价育人、创客教育则在区域层面具有标准意义。
郑州课改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对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进行规划、设计和实践,将“评价标准育人、评价过程育人、评价结果育人”在学校落地,促进了育人模式的转变。
总之,什么是郑州课改的核心智慧?如果用最精炼的话概括,那就是两个字——合道。
《中国教师报》2017年06月28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