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研学需要“课程化”

作者:□ 黄传骅 发布时间:2017.06.28
中国教师报

从“人生远足”校本课程开始,北京市陈经纶中学借助企业力量,经过十余年的实践与总结,最终构建了特色教育项目——“课程化研学”。此项目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紧密结合,根据课程方案要求,按照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层次、学科要求等,量身打造研学课程,体现出德、智、体、美、劳多元教育价值追求。

    体验教育课程模式独具魅力

“课程化研学”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以多元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体验性、安全性、时效性、共享性”原则,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到生活、社会、自然中去实践体验、尝试学习。

“课程化研学”按照“三三制”模式设计活动方案。所谓“三三制”,是指整个活动有课程目标和要求,有课程内容和计划,有课程评价和总结。在课程内容和计划部分又分为参观优秀景区、景点,考察当地别具特色的科技、文化、乡风民俗的工厂、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机构,访问当地学校,与师生互动交流等。

“课程化研学”的理念是挖掘文化内涵,为完善课程体系提供社会资源和专业服务。其围绕三个层面设计:学科知识——综合拓展、合作学习;育人层面——树德育人、全面发展;文化层面——强壮体魄、陶冶情操;包括体验研学——感悟自然与文化,专题研学——组织主题活动,互动研学——对口交流,实践尝试等三种形式。

作为一种体验教育课程模式,它解决了学校教育教学中社会实践活动薄弱、学生主体性缺失问题;解决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与当代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成长需要不适应问题。目前,“课程化研学”已成为深受学生、家长欢迎的集主体教育、体验教育和生活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教育课程模式,正朝着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方向发展。

“课程化研学”让学生在体验中尝试,在尝试中体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操作模式。其中“两参与,两动手”是常用的两种模式,即在设计活动和活动过程中,做到“全面参与和全程参与”及“自己动手,教别人动手”。这种模式下开展的活动,将“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教学做合一”等认知规律融合在“两参与,两动手”中,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课程化研学”与时俱进,备受欢迎

“课程化研学”活动按课时长短,设置为市内课程、国内课程和国际课程,以满足“共享性”要求。经过不断探索,项目团队将课文中抽象的课堂教学内容实体化、趣味化。对“我到古都看殷墟,我到安阳看天河”“励志黄山,博学徽州”“水文化探秘,问渠那得清如许”“《读者》三十年”等文章进行产品化设计,这些“课程化研学”活动得到了检验,备受学生欢迎。

曾经,“‘周秦汉唐文化,现代科技文明’课程化研学”旅行活动到西安,来自北京的学生“检阅”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军队——兵马俑,漫步在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古城墙上,追忆金戈铁马攻城掠地的英雄。有学生在日记里写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兵马俑让我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活动还安排学生到闾阎放飞蓝天梦,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航空史,了解飞机升空的基本原理,零距离感受强5、歼6、轰5等为保卫祖国蓝天立下汗马功劳的战机群。当学生们有机会坐进驾驶舱体验当一名小小飞行员的时候,一种自豪感在心里油然而生。

而在尝试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已成为学生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课程化研学”活动走到安徽也掀起欢乐的高潮。学生在黄山之巅欢呼,为大美山河震撼;在徽州古村为淳朴的民风感染,田园风光、小桥流水都引发久居都市学生的好奇;他们走进安徽本地学生家庭,在徽州古老的厅堂接受徽州人家热情的四色茶礼迎客、“八碗八”年饭待客。小客人们兴奋着、品尝着,掏出手机相机不停地拍摄……吸引他们的不只是美食,徽州人的小院、三代同堂的温馨、浓浓的年味所营造出的传统家庭氛围,才是真正感染他们的文化力量!这种文化力量,不走出学校去体验是无法感悟到的。

旅行过后的课程评价活动也热闹非凡,“课程化研学”用心将“知识碎片”化为近百个可以抢答的小问题,开展了生动活泼的有奖问答,以虚拟币计分,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及人人有份的欢乐奖,在一阵热烈的抢答和快乐间,不知不觉完成知识的吸收与转化,这就是“课程化研学”的魅力。

另外,“殷商文化红旗渠精神校园行”还走进全国155个校园,为10万余名师生奉上精神大餐,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当前,中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社会实践活动正在向“课程化”方向发展。“课程化研学”适应这种要求,着手以“技能成果、创新意识、非智力因素(进取心、顽强的意志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精神)、学业特长以及社会综合素质培养”几个方面为课程目标进行研发,打造各类活动。在全国各地选择有厚重文化资源的地区,建立起若干个“课程化研学”基地。

    “课程化研学”需要科学的安全保障

安全问题是影响研学旅行广泛开展的核心问题之一。2014年3月发生在海南学生春游活动的安全事故和紧随其后的韩国“岁月”号渡轮海难,给当时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带来巨大的冲击。显然,没有科学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是近年来学生集体开展研学活动发生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

“课程化研学”坚守“安全意识百分百”,做到“行政保障、制度保障、组织保障、专业保障、应急保障”。这“一个意识、五个保障”为“课程化研学”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专业保障:活动用车,必须符合国家L2行业标准规定。高速路限速90公里,400公里以上距离派双司机。行政保障:把活动计划报地接社旅游局。旅游局对学生团队所到宾馆、餐厅、景点进行检查。制度保障:举办单位、承办单位拟定制度,明确责任,共同遵守。行前会上利用“口袋书”对安全隐患提出要求,导游全过程进行安全提示。组织保障:以班定车,以车分组。整个团队确定安全责任人,层层设岗,责任到人。应急保障:驻地5公里内必须有医院,否则地接社派专车应急。

正是因为有了科学完善的安全保障机制,“课程化研学”才更精彩。

(作者系中国课程化研学旅行联盟会长)

《中国教师报》2017年06月28日第10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