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教师报》相识于一场美丽的“误会”。
2004年,我帮学校订阅党报党刊时,一时笔误,将《中国教育报》写成了《中国教师报》,没曾想新的一年里,却结识了新朋友。从此,每周四清晨翩然而至的报纸成为我一周的期盼。2006年,我第一次在《中国教师报》发表文章也源于一次误打误撞,当年看到征稿消息后,我鼓足勇气写了一篇文章,没想到得到了编辑的首肯,得以发表。此后,我陆续在《中国教师报》发表了许多学习成果,这对一线教师而言是很重要的鼓励。
十多年的相识相知早已散为云烟,从读者到作者,看似平淡的变化,却见证了一名普通教师由青涩变为成熟,成为县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教师,而快速成长的重要原因是:能在《中国教师报》发表文章。这是县教育局领导在许多场合介绍我时,经常用的一句话。
与《中国教师报》相识的十多年,正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十多年,《中国教师报》一直走在课改一线,而将《中国教师报》作为良师益友的我,不仅感悟着中国教育跳动的脉搏,还因坚持阅读走到了教师队伍的前列,得以影响更多教师。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师报》带给一位普通教师的莫大荣耀。
在阅读《中国教师报》的过程中,我也结识了像我一样平凡的一线教师,同时也看到了一批不甘平凡、坚持研究的普通教师成为名师的别样经历,他们的故事激励我一步步前行。
“教育家周刊”的“教育家影像”栏目,定期为读者呈现教育家的故事和成果,值得每位教师学习和思考。他们就像高悬于夜空的一轮明月,正是有了这样的指引,我才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这种努力,或许无法改变教师的工作现状,却让我们的教育工作有了追求、情怀。
曾经,怀揣教育梦想走上三尺讲台,在滚滚红尘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尽管现实的无奈曾让人伤感无限,尽管容颜暗老鬓发早白,但感谢有《中国教师报》这样的良师益友相伴指引,让我在追寻教育理想的路上不至于迷失方向。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江陵县实验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27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