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新五育打造新未来

——辽宁省辽阳市师范附属小学课程探秘

作者:林 樯 刘 燕 发布时间:2017.11.29
中国教师报

在提倡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年代,五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辽阳市师范附属小学着力在“德、智、体、美、艺”新五育课程上下功夫,着眼课程育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学生的未来搭建舞台,切实“以生为本”,致力于打造新一代人的新未来。

德:好品质+基本功

德育其实就在身边。在全国人民庆祝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的那段日子,辽阳市师范附属小学的学生们也与党的十九大零距离、深参与。学校组织开展了“喜迎十九大主题升旗仪式”“喜迎十九大我向习爷爷说句心里话主题班会”“喜迎十九大传承好家风家训主题队会”等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在实践中育人。

此外,每年清明节、国家公祭日,学校也要组织学生前往辽阳烈士陵园开展扫墓纪念活动,增加学生对革命先辈的追思,不忘国耻。每逢3月的学雷锋活动月,学校还组织学生参观雷锋纪念馆,开展知雷锋、学雷锋、做附小小雷锋活动。今年10月13日,在少先队第68个建队纪念日来临之际,学校还专门开展了“喜迎十九大,做光荣的少先队员”主题队日活动,举行了庄严的少先队员入队仪式,为学生们带来一场精神的洗礼。

德育离不开生之养之的家乡。学校组织特色“热爱家乡研学之旅”活动,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博物馆、王尔烈纪念馆、曹雪芹纪念馆、努尔哈赤东京城、家乡风土人情民俗馆等,抚今追昔,燃起学生热爱家乡的热情。

德育藏在每一门学科里。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教师。他们在自己的课程中,深度挖掘、精心设计德育内容,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对于德育到底包含哪些因素,学校也有特别的解释,确立了“德育985”培养目标,让师生都非常明确德育到底要做什么、怎么做。

“9”即9种好品质:孝亲尊师、善良感恩、负责担当、文明礼仪、团结互助、主动学习、热爱劳动、勤俭节约、生活自立。“8”即8项基本功:表达与演讲、朗读与朗诵、写字与书法、行文与作文、简笔绘画、太极功夫扇、快板《弟子规》、唱三歌(国歌、队歌、校歌)。“5”即5种德育课程渠道:德育课、学科渗透德育教育、主题班队会、重大节日主题德育活动、“跟着郭明学雷锋”爱心奉献德育教育活动。

这特别的“985”之道,便是辽阳市师范附属小学对于德育的诠释:立德树人,“立”的是好品质,“树”的是基本功,两者合在一起,筑牢学生做人的根基。

对此,家长感受最深。一年级学生周思贝妮的爸爸说:“想教育好孩子,却不知道有哪些好的方式,学校丰富多彩的德育课程,减轻了我们的负担。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多,德育课是教他们如何做人,我们家长觉得很有效。”

智:显性+隐性

爱因斯坦说:“当你离开学校,把在学校时学到的知识全部遗忘后,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教育。” 那么,剩下的是什么呢?辽阳市师范附属小学提出,真正的智育应该是启迪智慧,激发创造,养成学习习惯,掌握思维方法。也就是说,学生显性的知识学习固然重要,隐性的习惯养成和能力培养也同样重要。

这首先体现在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在遵循魏书生“六步教学法”的基础上,推出了自主合作探究拓展的“211六步教学法”。“六步”即:第一步出示教学目标,第二步预习展示,第三步师生互动,第四步小组研讨,第五步拓展练习,第六步课堂总结。“211” 即: 20分钟课堂展示,10分钟小组研讨,10分钟练习总结。“211六步教学法”在课堂时间的把控上准确、明晰,让教师能够按照一定节奏教学,更加高效。

“‘211六步教学法’遵循的理念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在研究中学会研究,在创造中学会创造。学生的大脑不是空荡荡的容器,而是一口蕴藏丰富水源的深井,教师的使命是与学生一起挖掘这口井,让这口井自身的泉水喷涌而出。”校长刘亚男说。

学科实践活动是促进“显性+隐性”培养模式的另一大有益补充。为此学校要求,在不增加总课时的前提下,各学科平均应有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学科实践课程,突出实践性、探究性。可以单学科、双学科、三学科、多学科实践整合,开发知识类、体验类、动手类、探究类等多主题、多层次的系列课程。“目的是让学生经历学习发生的过程,弥补学生直接经验学习的不足,这10%给了我们学校真正的自主空间和可能。”学科实践活动负责人魏元春介绍说。

英语教育是学校推进智育的重要特色措施之一。除了按时完成国家课程之外,辽阳市师范附属小学的学生每天下午13:20-13:30都要参加全校开展的英语口语课程,锻炼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学校还建立了英语考级制度,三至六年级每学期实施一次考级,共设8个等级;组织开展英语剧、英语朗诵、英语作文等英语社团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弥补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不足。

“我们还通过教学质量大数据分析,定期跟踪监测教学质量,及时调整课堂教与学的方法,或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外拓展练习,促使智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灵性。”刘亚男说。

体美艺:乐学+乐活

健强学生体魄,教会学生体验审美,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是辽阳市师范附属小学在体育、美育、艺术教育方面的目标。

每天上午第二节下课、下午第六节下课,全校学生参加的30分钟大课间活动,耍耍“太极功夫扇”,跳跳校操“附小·小苹果”“魅力手鼓舞”,还有快板、瑜伽等特色项目。这是学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体育课、体育健康课的同时,为学生准备的体育“大餐”。

在学校,无论是安静的学生,还是好动的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美育天空。美学家李泽厚提出的审美过程 “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都可以在学校不同美育课程中得以体现。两节连上的美术大课、校外写生课、主题季节美术课等,教会学生发现美、描绘美。每周二下午的全校书法课,教会学生静心、养神。每天早晨的经典诵读课程,每年12月为“校园读书节”经典好书、经典美文分享活动时间,让学生有机会领略传统文化的美。还有简笔画、素描、国画、沙画、剪纸、科幻画等多个美术社团活动,为美术特长生创造深入学习的机会。就连校园的每一处墙壁、角落都发挥了育人功能,构建起良好的艺术学习环境。

为了实现“人人有特长”“一专多长”的培养目标,学校充分挖掘了一批艺术校本课程,以舞蹈、军乐、腰鼓、芭蕾、沙画、编织、软陶、合唱、机器人、主持、口才、朗诵、诗社等38个“红领巾艺术社团”为载体,培养学生多元化艺术个性特长。通过“红领巾艺术社团”训练,帮助学生发现潜在能力、挖掘潜在特长,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为学生打下终身受益的基础。

“我们要在浓厚的经典校园文化和传统文化熏陶下,打造文化附小、内涵附小、礼仪附小、儒雅附小、美丽附小,实现美在身边、处处育人。”刘亚男说,“最终是让学生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逐渐成为一个懂得真、善、美的人”。

每年5月,学校都会举办“校园艺术节”,集中展示“红领巾艺术社团”艺术教育成果,师生全员参与。刘亚男说:“一个学生都不能少,一个学生都不能落,人人是艺术节的主角,人人是舞台上的演员。”

“我和许多同学都能在艺术节上展示自己学会的东西,感觉很有成就感”,曾经被选为第八届校园艺术节主持人的六年级学生龙经典说起学校的艺术课程,满脸灿烂。

“三师型”教师为学生保驾护航

想要培育出“一专多长”的学生,就需要有“一专多长”的教师。辽阳市师范附属小学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艺术涵养,培养“德、智、艺”兼备的“三师型”教师。

作为“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辽阳市共同体的牵头学校,让每一名附小教师争做“魏书生式中国好老师”是学校领导班子对全体教师的殷切期望。学校以校本培训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为主要方式,以网络平台为依托,以教师团队建设为突破口,加强教师的学习与交流,使教师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优化知识结构,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德的培养,重点强化开展教师的职业道德培训工作,让每一名教师都能做到:爱岗敬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爱心奉献,具有良好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中国好老师”。

智的培养,“推崇学高为师”,培养业务精湛的教师,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艺的培养,提升教师“艺”的能力,使每位教师都有“一技之长”甚至“多技之长”,以适应培养高素质、有特长的学生。

学校打造“三师型”教师的系列举措,为学校全面实现改革创新、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今年4月,由学校教师表演的歌舞《福气东来》受邀参加了辽阳市庆五一“中国梦·劳动美”文艺汇演,一展“三师型”教师的风采。

五育并举,不失偏颇,才是全方位育人真正的全面发展,更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教育的论述。几年来,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辽阳市师范附属小学成为首批辽阳市“名师、名校长、名学校”的“三名学校”,先后获得“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程实验基地”等100多项荣誉称号。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29日第12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