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的语文学习与语言实践不能局限于书本,因为书本可以成为一种束缚。按照现象学的思想,“语言是存在的家园”。语言与生活的具体文化情境、情态和情致须臾不可分离,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和内核。
语文教育应当为儿童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开放的境域,把儿童“放牧”在生活的世界里。这里的生活不一定是现实生活,也可以是想象的、模拟的(对儿童来说,这种生活也是“真实”的)。让儿童在与自然、社会的对话、沟通中丰富感知、激发情思、活跃思维,用充满生命意蕴的语言“状桃花之鲜”“尽杨柳之貌”“逐黄莺之声”“学草虫之韵”……进而获得认知与实践、情感与智力的发展。这也是语文教学综合建构的境界,综合建构的表现形式是主题活动。
主题可以是来自教材的单元主题,也可以是来自母语教学所涉及的语言、自然、历史、社会、家庭、传统文化等维度中,特别是具有丰富文化意蕴的生活世界的关键领域,如“桥的世界”“月亮”“友情如歌”“寓言是一面镜子”等。围绕特定的主题,以课堂教学为“经”,主题阅读为“纬”,“经纬”交错,再结合语文综合性学习和同主题习作的有机串联,从教学到教育、从环境到活动、从课内到课外、从校内到校外,促进各种文化资源的对话沟通、相互补充、相互迁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主题建构需要充分利用、统合文化资源中的“相似块”。比如,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蛙写诗》《雨点儿》都是写下雨的情景,充满童趣。“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青蛙说:我要作诗啦!小蝌蚪游过来说:我来给你当个小逗号。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来当个小句号。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来当个省略号……”“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大雨点问,你要到哪里去?小雨点说,我要到有花有草的地方,你呢?我要到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去……”在童话的情境中,把学生带入充满诗情画意的课堂。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朗读、对话,理解词语、句子,充分感受雨点儿落下来时美好的情境和趣味。
下雨了在生活中司空见惯,却有许多优美的小诗,表达出不一样的情趣。建构“可爱的小雨点”的主题在学习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阅读圣野的《欢迎小雨点》:“来一点,泥土咧开嘴巴等。来一点,小菌们撑着小伞等。来一点,小荷站出水面等……” 韦苇的《有雨》:“有雨,我家门前的小河,就欢快地笑了。有雨,我家院子里的树,就一棵棵都胖了……” 在春雨里,穿上雨衣嬉戏,伸出小手接受雨点的滋润;用画笔画起雨点的可爱姿态;在戏剧表演中扮演小小的雨点,展现小雨神奇的本领。在阅读、想象、表达中读出诗歌的美好,读出雨点给世界带来的美妙。用眼睛观察、用身体表现、用心感知,培养儿童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和习惯,流淌出儿童丰富的情感和童心童趣。
高年级的活动主题更加鲜明,选择适合的诗文与艺术元素,拓展或重组教材,借助诗歌、散文、神话、童话、小说等文学形式或实用性文本在内容上产生链接;在方法上学习不同的表达特点和审美方式;在与历史、美学、艺术乃至哲学牵手中获得史韵、哲思和诗意。如《桂花雨》中的乡愁、余光中的《乡愁》、王维《杂诗》中的乡愁、郑振铎《燕子》的乡愁,等等。经由拓展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将自我投射到一个个角色中,获得自我觉悟。
主题活动的领域不限于教室,还可以在“蓝天下”“舞台上”,将儿童生长的世界作为一个大课堂。学校的剧社、诗社、文学社,校园的节日、庆典都可以成为学习语文的真实情境。从校园到乡间野外的自然课堂,再到现代网络世界,将课堂做适时的拓展。
主题建构的语文活动不要把儿童禁锢在纯符号的世界里,要与儿童日常的、精神的甚至想象的生活以及将要投身的社会生活进行必要的、有机的联系,让学生体会文本的表达形式、审美意蕴和价值取向,学生原有的本真状态将得到提升生活在学习中复现,生活成了知识的源头活水。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海门市文化语文研究所)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15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