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这篇课文怎么上呢?我思考了很久,要教学生阅读之道,而非知识之学。
阅读之道,首先在精神气质的培养,其次在阅读视角思辨的训练。为此,那堂课上,我把《劝学》与《为学》放在一起学习。两篇文章的题目一字之差,但行文走势完全不同。能感受其区别者,自然能体会到行文的精髓。如果不能清晰地分辨两文的区别,而仅仅理解单篇文章的基本内容,可以说,这对他们阅读能力提升的意义不大。
那么,如何进行对比阅读?我先让学生在阅读札记上抄写《为学》。我不疼惜抄写花掉的时间,主要是想让学生具有平心静气的学习心态。
我越来越反对一上课就像打仗一样向前冲的状态,让人感觉那不是在学习,而是在被导游逼着游园林。也许当时看到的是满眼繁华,但离开后又感到两手空空。特别是有些人提出的教育模式,把教学等同于建设工程,用单位时间的知识量衡量教学质量,似乎课堂容量越大效率就越高。其实不然,教学不是建设工程,它首先是学习素养和精神气质的培养。一个急急忙忙连字都写不好的学生,会有深刻的思想吗?为此,我让学生一笔一画抄写《为学》全文。学生默默抄写,教室里极为安静。
抄写之后,学生自己先查字典,翻阅资料,解决疑惑。凡是字典上能查到的,一些教参资料上有解释的,我一概不讲。学生查了字典也不会、其他资料上没有的,正是我在课堂上讲授的重点。
为何会想到要培养学生的沉静气质?因为我从他们的观察笔记里,看到了肤浅与匆忙。学生几乎已经不会与一棵小草对视嬉戏了,他们来到大自然中往往是为了完成作业,匆匆一视即过。
昨天的作业是观看纪录片《植物的私生活》第二集《成长》,写湿地植物的观察笔记。题目是这样的:以“________(聪明、笨拙……)的________(所选植物)”为题,写100字的观察语段。
不少学生填上了各种形容词,比如“茂密”“一尘不染”等,但是语段中却把这些形容词的限制性忘得一干二净,完全是不需要观察就能想到的平常内容。再者,即使观察过,也只是在植物的表面形态上作轮廓性叙述,缺乏观察者的温度与情感。
我能想象出学生观察时的心情与样子,他们可能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值得观察,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异样的东西。
那其实是因为他们的心太浮了,他们没有与一棵小草对话的体验,植物在他们的心灵没有生命的真实感。虽然看了纪录片,但他们只是看到了视频里植物的奇特性,没有把这种观察思维迁移到现实的湿地生活中来。他们不会从视频中含羞草自我保护的智慧角度,观察湿地中睡莲的生命智慧,因为他们把看视频当作是一种知识学习,而不是智慧学习。长期的知识性学习,让他们变得简单而忙乱。
在另一个班上课时,我发现第一排有个孩子神情极不平静,在大家讨论质疑文本时她埋下了头,好像在抹泪。我悄悄地走到她身边,一问,原来是在为数学测试没考好而伤心。我宽慰她说,刚刚开学,一次测试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不要那么着急。她渐渐恢复了平静。看着学生那焦急的样子,真是感觉心疼。
让孩子们平心静气地学习吧,不要那么忙乱,让他们能真正关照一下内心世界。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唤醒,越是紧缩学生的学习时间,压缩他们的活动空间,频繁考试,反复做题,越难以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越难以培育有底气、显大气的人格素养。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的这句话,似乎也可以这样说:老师,你慢慢来!学校,你慢慢来!教育,你慢慢来!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苏州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15日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