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研学旅行,打开学校壁垒

作者:□ 本报记者 解成君 发布时间:2017.11.15
中国教师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随着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各地研学旅行持续升温。为了更好地承担起研学旅行的专业服务,中国旅行社协会11月11日在山东省青州市举行研学旅行分会成立大会。来自全国30多个省份的100余家研学旅行社、研学机构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与来自教育领域的中小学校长、教师一起,针对当前研学旅行中缺乏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等诸多现状,共同探讨了如何依托具有良好示范带动作用的研学旅行基地,开发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活动课程,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研学旅行路线等问题。

“以前教科书是孩子的全部世界,现在全部世界是孩子的教科书。”北京市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副校长景朝霞在会上说,“研学旅行将成为打开学校壁垒、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不可或缺的渠道和载体。”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生不再满足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和听来的道理,他们渴望亲自体验,用心用手用眼感受。那么,作为行走的主体,学校又需要设计怎样的课程呢?

“研学旅行不是简单的旅行,而是一种教育活动。”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分会副理事长、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汤丰林在会上强调,“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忘记研学旅行的教育属性”。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新瑞对此表示认同:研学旅行的课程设计既不能灌输过多知识引发学生反感,也不能打着“教育”的幌子“到此一游”,必须保证学生能学到东西。因此,把握好研学产品中“教育要素”与“旅游要素”的配比度与融合度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能够触动孩子内心的课程。”冯新瑞说,“好的课程需要具备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需要让孩子在研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研学旅行分会会长、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裁高志权同样认为,好的研学产品是把旅程变为课程,凸显“学”的价值。“注重内涵打造,最大限度地将教育性、体验性、互动性和趣味性结合起来,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让孩子在游戏中获取真知、获得成长。”高志权说。

研学旅行是一项跨界、专业性强的工作,课程设计单靠教师无法完成。“与国外全科教师不同,中国教师的专业性更强,如今多学科并举对教师更是一种考验。”身为一线的教育管理者,景朝霞建议,最合理的方式是由教师根据学生需求提出学习内容,再由基地和资源单位根据自身优势设计真情境进行真探究。

再好的设计也需要专业的引导才能有效实施,研学导师不同于传统导游,必须“跳出旅游思维”,重建“语系”。冯瑞新希望研学旅行分会能制定行业标准,例如什么样的机构能承担研学项目,什么样的人能担任研学导师。景朝霞则提出需要对研学导师进行专项培训,“以前看的是风景本身,现在要挖掘的是风景背后的知识;以前面对的是成人,现在面对的是孩子。除了要了解孩子的心理,还要变换讲解方式,让孩子能喜闻乐见。因此,研学导师应该深入学校,通过实践、观摩提升教学能力。” 景朝霞说。

研学旅行的推广,为旅行业注入了兴奋剂,某些资质缺失、能力不足的机构也加入了市场份额的争夺,引发了一系列问题。这给研学活动带来了巨大隐患,也同样让业界对市场充满了忧虑。

“一个新兴的市场做好很不容易,做烂却很容易。”作为研学分会的首任会长,高志权表示,搞好研学旅行,每一位研学旅行工作者都应加强行业自律。“为了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每个人都要从自己做起”。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15日第2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