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嘉定品质课程启示

发布时间:2017.11.22
中国教师报

    民俗文化案例

    课程改革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聚焦具体问题并将问题专题化研究的过程。每个区域总会呈现出自己地域特点的独特资源,如何把握这些地域特色资源对彰显区域课程特色极其重要,围绕嘉定区的民俗文化资源的课程转化,项目组进行了“专题化聚焦”。

· 封浜高级中学:“非遗课程”建设

根据学校实际与学生现状,封浜高级中学提出“让每一个学生内心充满希望”的办学理念和“培养善于动脑、勤于动手、乐于用心、勇于实践的‘4H’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学生作为一个走向成熟的群体,心智并不成熟,尚缺乏一些理性的价值判断,而网络上、社会上各种信息杂糅,他们的心灵很容易受到来自不良风气的熏染而迷失前进的正确方向,因此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尤为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学校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精神财富,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习过程中,逐步自我纠正方向偏差。

在具体课程建设过程中,学校首先挖掘非遗资源点、组成传习目标线、拓展整体育人面,构建点、线、面非遗课程架构,将贴近学生生活的“衣、食、住、行、医、艺”为关键字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编成知识读本,设计了百科名片、项目介绍、实践活动、知识链接等环节。同时,学校采取“内培、外引、合作”模式逐步提升师资水平,利用镇文体中心、黄浦区海燕博客、江桥书画院等平台丰富资源。

其次是立足课堂,各教研组详细分析研究各学科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以及教材,挖掘教材中涉及“非遗”方面的知识点或线索进行列表整理。同时,针对整理出的知识点或线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通过活动、文献研究、制作等形式,有机渗透“非遗”知识点,挖掘其育人价值,初步形成大文科、大理科“非遗”渗透课堂教学实践案例。

学校以“非遗课程”建设为主要载体,结合学校实际及现代教育的特点,融合民族传统文化,在学校办学理念和课程理念指导下,根据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若干原则,充分利用近600平米的“非遗”体验馆及市、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非遗课程”建设实践活动,提升了“非遗”的育人功能,促进了学校特色品牌的建立。

启示:嘉定区课程变革在“科技”与“人文”两个维度上下功夫。在科技方面,以STEAM课程为代表;在人文方面,把重点放在具有区域特色的民俗文化课程的开发上。从民俗文化的形式与内容来看,其中蕴含了非常丰富的教育价值。因此,学校所在地区的民俗文化是一种很好的“在地课程”资源,发掘、利用“在地文化”资源是推进特色课程建设以及特色办学的一个重要路径。

民俗文化蕴含了丰富的教育价值,但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校由于历史、资源等原因,逐步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气质以及不同的文化底蕴。因此我们特别强调,学校在挖掘和利用民俗文化作为民俗文化课程资源时,要注意避免哗众取宠、人云亦云,要回到学校的办学逻辑起点,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思考民俗课程如何与学校发展和学生发展相匹配。

当然,以行政等外在力量推动学校开设民俗课程,客观上有助于传承民俗文化,但如果学校仅仅是为了应付检查而开设民俗课程,则不利于民俗文化教育价值的真正实现。因此,只有学校认识到民俗课程内在于学校的价值时,才有推动民俗课程建设的内驱力,民俗文化的教育价值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得以实现。

触点式案例

学校整体课程规划完成之后,许多学校进入课程改革“休眠期”,他们普遍感觉“不知道如何深入”。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触点变革”计划:以点带面,促进学校课程深度变革。

· 南苑小学:基于“气象、计量”探究的STEAM校本课程建设

STEAM教育不仅是提倡学习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5门学科知识,更提倡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感兴趣的项目,从过程中学习各种学科以及跨学科知识。在构建学校“大风车课程”方面,南苑小学进行了大胆尝试,提出“关注学科融合,建设基于气象、计量探究的STEAM校本课程学校触点计划。学校根据校本化目标,丰富和升华“大风车课程”体系,使基于气象、计量探究的STEAM课程与学校“雅美教育”特色有机整合,逐步形成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协调发展的学校自主课程系统。

在课程实施方面,学校首先重构学习环境,一是依托气象科技创新实验项目的开展,重新规划校园环境设施,建立了创新实验基地,加大了实验室的建设投入,为STEAM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硬件环境;二是利用“气象风铃社”微信号,提高学校气象特色工作互动性,让更多家长参与到学校气象特色活动中;三是调整完善网络平台功能,利用网络平台统计、分析并发布气象数据,搜集新闻,撰写观测日志,与社团教师进行互动,逐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整合学科资源。教师挖掘与“气象、计量”相关联的活动性、体验性、探究性强的学科教学内容,归类到一起进行教学资源重整,并根据内容特点命名一个主题,作为STEAM课程的研究专题。

再次,改变教学方式。学校依托多维度学习空间整合学校课程资源,突破传统课堂的空间限制,在跨界学习、合作学习、搜索学习、聚焦学习中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观察、体验、实验、探究、动手制作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最后,学校对学生坚持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通过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成长。

· 紫荆小学:基于“三棱锥”模型的学校特色学科建设

紫荆小学根据“品质课程”项目组杨四耕教授提出的“学科三棱锥”模型,从学科课程、学科团队、学科教学以及学科学习等学科的4大构成要素出发,在品质课程的深入推进过程中开展了特色学科建设实践,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学科课程方面,形成了“1+X”学科课程群。学校的课程理念是:让每一朵紫荆花绽放得更加绚丽。学校认为,课程即炫丽的生命历程,课程即个性张扬的情境,课程即文化的亲密相遇,课程即灵动的多元组合。为此,学校根据紫荆花的花瓣形状,设定5大板块课程:学科特色课程、兴趣爱好课程、实践体验课程、节日文化课程和仪式典礼课程。5大板块课程中,每门课程都形成了“1+X”学科课程群,其中“1”指基础型学科课程,“X”指学科延伸课程。以语文学科为例,学校形成了《舌尖上的文化》《神话人物欣赏》《飞扬的绘本》《奇摘妙记》《谣谣谣》等“X”课程,形成了语文学科的特色学科课程群。

学科团队方面,指导3年以上教龄的教师思考、梳理、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学校以教学主张为主轴,通过E-learning开展指向性专业学习;通过Face to face的交流建立多层次专业对话;通过Practice不断提升专业水平;通过Rethink课例群研究,不断反思教与学方式的最优化,丰富和完善教学主张。基于教学主张的“EFPR”研修模式,鼓励每位教师追求自己的教育理想。同时,学校形成了合作浸润的研究方式,确立教学主张——教学建模——开展小课题研究——建设微课程——实施教学实践——丰富教学主张,这是教师不断提升专业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在学科团队中宣讲主张、展示课堂、总结成果,在相互学习、改进、研究、提升过程中,学科团队在不断成长和发展。

学科教学方面,提炼改革经验,凝练有效教学共识。英语学科:基于英语教研组“I-English”学科理念,结合英语组的实际教学发展需求,从学生学习兴趣出发,关注学生语用体验。语文学科:让学生感官动起来融入课堂。唱唱、画画、演演、说说是学生喜爱的活动,充满天真童趣的课堂,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文字训练活动。数学学科:打造“活力数学”。开发“235”活力课堂操作手册,包括两个价值追求,即教得享受、学得快乐;三个关键变量,即精心讲、主动学和勤反馈;五个核心环节,即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科学学科:科技组教师进行了教学具开发、使用的探索研究,总结了三条经验:利用自制教具营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实验的科学性;化抽象为直观,化微观为宏观,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科学习方面,开展学科学习的研究,形成符合学生实际的学法指导手册。学校认为,从学的活动角度看,学科即学科学习活动以及学习方法的指导,也是科学的学习方法研究。生命成长的原动力在于成长的经历和体验中获得的经验和方法,但不同的个体对学科学习的需求和方法各不相同。研究学法、研究学生让学科教学更具科学性和实效性。语文学科:通过“慧雅书童”项目,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方法交流,将他们的《阅读小窍门》《写作小窍门》整理后展示。教师自编的校本教材《小学生摘录笔记六法》向学生介绍了六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即圈点式读书笔记、摘要式读书笔记、评注式读书笔记、心得式读书笔记、卡片式读书笔记和剪报式读书笔记。数学学科:从学会听课、能读懂题意、多说解题思路、善记住公式、数量关系和勤思考五个方面入手,形成《数学有效学习36计》,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英语学科:提出落实小学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抓住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和谐发展。通过“听读”结合,有效链接;“读说”结合,有效互动;“读写”结合,有效相长,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科学学科:在学生生疑、质疑、释疑、答疑上做文章,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自然教师带着学生制作自然笔记,观察自然界生活的生长规律;劳动技术教师指导学生制作飞机模型,研究制作过程中材质的选用与飞行长度之间的关系,动力与留空时间的关系,还有自然实验器材对实验科学性与稳定性的研究等。

学校基于“三棱锥”模型的特色学科建设,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带动了课堂教学的优化,完善了学校课程体系,同时改变了学校传统的科研范式。

启示:我们要相信:总有一个触点会让学校课程改革得以突破,其中的关键在于行动,立即行动,而不是等待。课程改革需要一点智慧,需要一种眼光,更需要执著的精神。

课程改革是文化的觉醒,是思想与行动的内在自觉,睡眠状态、被动的课程改革以及所谓“忠实”的课程改革,在今天是没有意义的。

综上所述,课程改革从本质意义上看是文化变革,只有不断回到学生立场,直抵生命本真,这样的改革才能称之为深度变革。

科研互动转型案例

教育是未来的事业。课程改革不仅要关注当下,更要着眼未来。面对复杂的未来,品质课程之路在何方?我们要在推动品质课程的过程中,实现科研互动方式的转型。

· 嘉定实验小学:构建“小触角”课程模式

“触”时代社会之需,长学生发展之“角”。近年来,嘉定区实验小学围绕课程标准进行了3.0课程变革,构建了“小触角”课程模式。

发现每一位教师、成就每一个学生是学校的办学宗旨。学校提出“让每一个学生在这里自由呼吸、让每一位教师在这里诗意栖居”的办学理念,并将其概括为“享受教育”之学校教育哲学。据此,学校开设“小触角”课程,旨在把快乐的触角伸向每一个神奇的角落,把教育的享受传向每一个学生的心房。

学校课程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为:1.0阶段:点状课程的开发与需求把握。2.0阶段:线性课程的设计与特色打造。3.0阶段:巢状课程的规划与文化创生。此阶段,学校课程发展呈现鸟巢状,以多维联动的体系课程模式为标志,将课程、教学、评价、管理、师生发展融为一体。“小触角”课程将课程与培养目标“对接”,课程设置与课程目标“匹配”。根据这种“对接”与“匹配”,学校将课程结构确定为“六个触角”,结合学校课程资源情况,对课程内容体系进行系统构建:语言触角、创意触角、运动触角、思维触角、情绪触角、数字触角。

学校课程变革的六个“关键动作”为以下几个方面:

捕捉学习需求与兴奋点。学校依据学生问卷与访谈、年龄特征、认知规律和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最终设置了34门课程。以运动课程为例,开设了棒垒球、足球、高尔夫、击剑、游泳等课程,深受学生喜爱。

链接一切可能的学习资源。以课程逻辑结构为中心的资源汇聚不再成为最重要的过程,而以学生认知的逻辑结构为中心的资源组合成为适合学生学习、体现品质教育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学校与11家机构合作了13个项目,聘请了9个具有专业特长和技艺的教师,连同学校教师共108人参与本次课程改革,惠及1804个学生。

跃动多样的学习方式。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根据课程特点,让学生采用多样的方式学习,如众筹学习。学生围绕某一主题通过平台有创意地完成任务,汇聚智慧。

镶嵌整合的课程实施。学校在上海市课程计划的总体框架下,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统整课程。比如,四五年级利用劳技课程和探究课程开设收纳与整理、瑜伽、中式料理、中式盘扣等生活类课程,旨在艺术的熏陶、动手创享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自然学习中,融入“纸电路、导电面团、水培”等专题研究内容,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尝试应用于科学探究活动,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在三年级信息课中,融入scratch趣味编程,旨在让学生通过动手与动脑相结合的体验,初步掌握应用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生活与学习实际,理解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弥漫浓郁的课程氛围。学校利用读书节等主题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比如本届读书节,学校的主题——小触角课程,一本让我们自由呼吸的书。学校请一二年级学生说一说喜欢什么课程?为什么喜欢?通过学习有什么收获?拍成2分钟的视频与大家分享;请三至五年级学生搜集相关资料,选择秀米、创课、文字、视频等不同形式介绍喜欢的一门课程;同时请全体学生用手绘方式把自己和小伙伴们学习的情景画下来。

聚焦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课程改革聚焦“用技术高效学习,有方式陶冶性情”这一课程目标要素,致力培养学生的适应力、创造力、幸福力,并具体为言语信息能力、数理逻辑能力、探究实践能力、创新质疑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使学生能更有品质地学习。

学校把研究学生与创造性落实课程标准结合起来,在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课程标准的要求之间寻找平衡点,在不断解构、重组中,构建课程体系的新范式。

启示:众所周知,课程与学生的关系是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话题。说它古老,是因为自从有了学校教育,有关课程与儿童的讨论便应运而生,历史上每一次课程改革都必然伴随儿童观的思考;说它现代,是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个问题会表现出新的形态和新的内涵。可以说,“让课程回归儿童”是3.0课程变革的必然选择。

面对孩子我们要思考的是:是不是所有的经验都可以进入课程?怎样的经验具有满足孩子学习需求的属性?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而经验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才能进入课程:第一,经验必须关注儿童生长,必须把儿童放在课程的中央,真正促进儿童的成长与发展;第二,经验必须具有连续性。经验仅仅新鲜、有趣是不够的,散乱的、割裂的经验是没有意义的,不能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

美国课程研究学者小威廉姆E·多尔提出的以丰富性、回归性、关联性和严密性的“4R”课程设计理路,让学校课程变革更符合生命成长的诗性节律。可以自问的是:迈向3.0的学校课程变革是不是在践行“4R”的课程追求?是不是在推进基于文化自觉的课程变革?答案是肯定的。

(摘编自上海市嘉定区中小学“品质课程”蓝皮书)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22日第13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