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郑上路小学:有一种课改叫“和合”

作者:□ 本报记者 王占伟 发布时间:2017.11.22
中国教师报

“喜看和合课堂,摧枯拉朽速转。学生振翼飞,思维火花涌绽。乐辩,乐辩,新课堂合作舟。”郑州市中原区郑上路小学教师王小玉创作的《如梦令·和合课堂》,折射出一种课堂新秩序。

走进郑上路小学你会发现,每一堂课都成了兴致盎然的课堂剧。课前,学生先借助广泛阅读、搜集资料等方式独立学习,再在课堂中与同学交流探究。教师成为课堂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学习成为“自主”学,是“自己”的事,学生也收获到“我学习,我快乐;我展示,我自信”的喜悦。

课改从改课开始。郑上路小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是基于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和文化”而推进的。围绕“和文化”,学校确定了核心办学理念——“和而不同,怀德好学”,并致力于“构建和合课堂,推行和简管理,磨砺和悦教师,培养和思学子,营造和衷家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为童年成长留下美好而难忘的记忆。

“和合课堂”中的“和”,指和谐生生关系、和谐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氛围;“合”指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郑上路小学校长郑晓艳将“和合课堂”的内涵解读为:相信学生具有无限的学习潜能,把学生作为教学的第一资源,通过改变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减少对学生学习时空的占领,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有效的思维时间,开展不断提升学生感悟层次的常规化讨论,实现师生、家庭、社会的多元、多向、多层次的开放与互动,建立一个自由和谐、富有个性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从而取得课堂教学效益与生命质量的整体提升。

在变革课堂的基础上,郑上路小学将班级文化建设权全部交给学生来设计,让学生自己拿方案,学生经过民主论证后,在教师帮助下付诸实施。

走进郑上路小学的每一间教室,你第一眼看到的是悬挂在教室门上的班级牌,亮丽的合影、富有诗意的班名、铿锵有力的班级口号、班级公约以及班级足球队的队名。每个班级的球队名字分别以德甲、西甲、中超联赛中的一些著名球队名字命名,各个球队的队服、队旗、队徽和口号都与之相对应。教室的四面墙上都安装了软木板,学生自主设计装扮,将优秀的作品、评价的表格以及班级的荣誉证书和奖状都张贴起来,让整个班级成了富有激情和人文韵味的文化场。

“你给我舞台,我还你精彩!”课改不仅解放了学生,而且成就了教师。教师娄凤霞是美术专业毕业,擅长画画,却担任着数学、创客教师多种角色。作为足球特色学校,郑上路小学每届足球节都离不开绘画设计创作。足球创意作品设计与展示、足球队队服设计及T台秀、队旗设计比赛活动等,每届足球节的相关设计,娄凤霞自然就成了总设计师。在足球宝贝卡通形象设计与评选活动中,娄凤霞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指导入围学生优化自己的作品进行下一轮比赛,指导最终获选的学生充实美化自己的作品。足球宝贝卡通形象“铮铮”和“尚尚”,足球队队服设计,队旗队徽全都凝聚着娄凤霞的心血和汗水。“学校的活动不仅成就了学生也成就了自己,我感到非常幸福!”娄凤霞说。

作为健美操爱好者,数学教师张路自告奋勇担当起学校足球啦啦操的总教练,从啦啦操的编排到教授,一丝不苟,毫无怨言。“我从来没觉得是负担,因为我喜欢。”张路说,“当我带领48名啦啦操队员在足球节当天的舞台上展示时,台下雷鸣般的掌声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在教师何向从看来,一年一度的校园足球文化节活动的开展,成就了一大批卓越的教师,这些教师在活动中发挥出巨大的能量,不仅使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还在活动中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和价值。

行走在校园,记者被“足球明星墙”别具匠心的设计深深吸引住了,从郑上路小学走出的22位国足队员的照片、手膜、简介构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你可以驻足观赏,也可以伸手与足球明星的手膜来一次亲密接触,与曾经的郑上学子、如今叱咤足坛的风云人物来一次跨越时空的握手。“足球明星墙”实现了教育与空间的紧密结合,发挥了最大的化育功能。

课改与足球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在郑上路小学,校园足球却成了深化课改的有效途径。学校每年召开红领巾足球文化节活动,从活动的策划、组织到最终的展示和评选,都是由学生自己当家作主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给孩子搭建了成长的平台,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参与和成长的机会。

在足球宝贝卡通形象的征集中,六一班学生牧一帆靠自己深厚的美术功底和创意摘得桂冠;一二年级的小学生评借着自己的天真活泼在足球服装T台秀上大显身手;三四年级的啦啦操队员又因为自己的爱唱爱跳在足球节活动中找到了立足之地;五六年级的学生动手能力强,在创意足球作品展中得票最多,款式新颖抓人眼球的手工足球创意作品全部出自他们之手;校足球队的队员们仰仗着自己的足球特长,在足球技能操展示中闪亮登场,圈粉无数……校级足球少年的评选更是给那些懂足球、爱足球的孩子提供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当他们看到自己的海报张贴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时,心中的自豪感会温暖一辈子”。

对于郑上路小学的孩子来说,足球早已成为他们团结、拼搏、奋进的一种标志,也成了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郑晓艳所说:“我们以足球为媒介,搭建多元平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并努力做更好的自己。”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22日第6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