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赵娜:梦想不是遥不可及

作者:□本报记者 孙和保 发布时间:2017.11.08
中国教师报

6年前,从踏进六道河中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数学教师赵娜感觉离梦想更近了一步,除了实现从民办教师到公办教师身份的转变,六道河中学的课堂深深地吸引了她。

她清楚地记得到学校听的第一节语文课,也是终身难忘的一节课……课上教师抛出“故乡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的”问题,仿佛火星掉进了“干柴”中,学生争抢着描绘故乡在自己心中的样子……那节课,学生通过小组展示、质疑补充,把原本教师讲授的内容变成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和表达过程,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点拨、引导,一节课就这样被师生共同“演绎”得有动有静、精彩频频。赵娜说,当时明显感觉大脑不够用,但内心又有一种惊喜和期待: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

原来只在书本上和培训中听到“课改”这个词的赵娜,初到六道河中学就与“课改”来了个结实的“拥抱”,虽然还有许多困惑和疑问,但她坚信课堂本该就是这个样子。没有被陌生的环境、课堂形式吓到,她内心的求知欲反而被激发了。“我也要让我的课堂成为学生最钟情的地方,让学生在学校过不一样的学习生活。”不予言说的梦想,成为她不断探索的动力。在接下来的每一天,校园里都有一位扎着马尾辫的教师,忙碌又乐此不疲。

从如何分组学起,赵娜按照课堂流程和环节一步一步地学。当她发现由于时间的限制,导致学生“爬黑板”的时间不足,她就让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当课堂展示不能发散学生思维时,她让学生进行分层展示,能力差一些的学生梳理知识点、易错点,有能力的学生进行拓展……“打破教师讲、学生记的固有模式会很痛苦,但看到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时,教师是很欣慰的。”现在回想起来,赵娜还是很兴奋。

也正是有了这样“微格”学习的经历,当学校提出每个教师都要有自己的小课题研究时,赵娜毫不犹豫地把课题定在了“如何提高数学学习兴趣”这一主题。许多同事说这个主题大,但她早已有了自己的想法,从课堂导入到课堂操作流程、从学生情绪到学习状态、从情境设置到优质预习……分主题、列菜单,把有关学习的每个元素都深入、透彻地融入课堂、融入学生。

身为教研组长的赵娜深知备课的重要性。对教师而言,没有充分的准备,教师对教材、学生就没有充分的理解和掌握。备课时,赵娜带领教师在中考卷中寻找方向,在知识点中梳理思路,在培养目标中探寻路径。备课过程中,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进行不限形式的专题报告、总结规律性的方法交流。年轻教师更多的是反思、吸纳、借鉴……

赵娜说自己喜欢与同事在一起讨论、分享时的氛围,那种无拘无束、天马行空的交流,在相互学习、反思的同时,也让大家的心情更加放松。当大家把自己在教学中、管理中遇到的困难、困惑、经验分享出来时,每个人在习得经验、懂得学生的时候,又会“反哺”每个人的学科素养。教研、备课、磨课成为这个年轻教师迅速脱颖而出的“法宝”。

在采访期间,赵娜拿出一张班级全家福照片,照片里的孩子们高高举起“剪刀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这看似快乐的全家福,却不那么完整了,因为这里没有了他的身影——龙龙”。原来,龙龙因为家庭原因辍学了,即使作为班主任的赵娜做了许多努力,也没有改变他要辍学的事实,但从赵娜的回忆和讲述中,能感受到她的不甘和落寞,这个出生于1984年的女孩希望像电影的结尾一样,通过女主角的不断努力让故事有一个好的结局。

“想起教室里空空的座位,心里就一阵阵发酸,我知道并不是每一个付出都有收获,但我更愿意看到孩子们有一个更好的、值得期待的未来。”像是诉说,也像是与自己的和解。

来到六道河中学的几年里,赵娜一直担任班主任,因为“只有与学生充分接触,才能知道、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甚至在教师看来,学生一些莫名其妙的言行举止也能渗透出他们内心的痕迹”。这是赵娜一直坚守班主任这个“芝麻官”的初衷,也是她站在学生立场的最好姿态。

每天与学生“浸泡”在一起,通过课堂的不断优化、完善,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找到最好的自己。赵娜每天都朝着自己的梦想靠近。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08日第6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