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拼音教学三策略

作者:□ 何立艺 发布时间:2017.10.11
中国教师报

一年级新入学,母语教育在承载“工具性”之余,更多是辅助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满足自学能力的提升,丰富学习的经历。部编版语文教材在拼音教学板块做了这样的变化:教学时间后置,呈现方式变身,识字数量瘦身。这样做是关注学生的切身需要,符合学习的认知规律。现借助部编版一年级《gkh》的教学阐述我的认识和想法。

    “声”成:在游戏中实践

汉语拼音的教学重难点不外乎“认读”和“拼读”,然而这也是课堂上最枯燥乏味的。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游戏。把有趣的游戏植入拼音教学,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课中可以把游戏分为两大块:一是超级辨辨辨,一是无敌拼拼拼。

超级辨辨辨,辨什么呢?辨读音,认“三拼”。

g与d、k与t、h与f的读音是极易混淆的,课堂若仅仅采用跟读、同桌互读的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可以设置一个“顺风耳”的小游戏,让学生手里拿着g与d的卡片,教师读哪一个字母,学生就把相应的字母举起来。

本课最重要的知识点是三拼音节的拼读。只有使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使三拼音节的教学事半功倍,三拼音节的拼读有两种方法:一是三拼法,即直接用“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连猛一碰”的规则直接拼读;一是并母法,即将两个韵母相拼,再与声母拼。本课教学首先让孩子认识三拼音节,再回到课文情境图中的小青蛙身上,小青蛙怎么叫呢?“呱呱”(guāguā),让孩子放慢速度学青蛙叫,对比gā、guā发音的不同。从知道读音再去拼读,先知其音再感悟拼读规则,转变了学习方法,降低了学习难度,学习就变得容易了。

无敌拼拼拼。听到这个名字,就知道是要掌握拼音的拼读。本节课要拼读的音节有两拼音节和三拼音节,因此设置一个送信的游戏:教师手上拿着信,上面写着韵母。学生手拿“gkh”三个声母,教师把“信”送到谁手上,谁就要拼读。在拼读过程中,相机认识本课生字。对于三拼音节则用小组找朋友的形式,以小组为单位,三个孩子分别拿着g、k、h,其他孩子拿a、u、o ,找到好朋友并和他们站在一起,按要求拼成三拼音节。

    “启”成:在情境中内化

借助图画、音乐、表演这些艺术形式创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本堂课的情境教学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插图、儿歌、活动、微课、文本创设。

插图引路。部编版教材不再重复以往单幅图呈现字母为主的方式,而是全部采用情境图,画面的内容选择也是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场景。不仅每一幅图一个故事,而且还与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导入新课环节,利用教材中的情境图,让孩子说说图上画了什么。让孩子们知道今天要学的声母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见的,让拼音教学回归生活。

儿歌辅助。儿歌中的词句音韵流畅,易于上口。在这节课中,可以设置几处关于读音的《哥哥和白鸽》,关于字形的《9和g》,关于拼读的《瓜瓜和娃娃》,等等。利用儿歌绕口令,激发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巩固和强化读音。

活动巩固。拼音字母的识记,我们常常运用一些简单的口诀帮助学生识记:“像个6字bbb ,脸盆泼水ppp”“两个门洞mmm,一根拐棍fff”。但如果每节课都让孩子读口诀,就显得枯燥,可以让孩子动动手,摆摆拼拼。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还能有效地帮助识记。

微课指引。一年级孩子在课堂上有意注意一般只有10分钟,若一堂课只是师生单纯地互动,势必造成视觉和听觉的疲劳。这时,通过微课形式,让拼音g自述书写时应注意的地方。不仅能够改变教师满堂灌,还能让孩子记住知识点,并乐于接受。

韵文强化。本课的儿歌把小动物的叫声融入文本句子中,这样无疑是有趣、有效的。让孩子们把儿歌中带有gkh的音节圈出来,多读几遍,再与老师合作读,熟练地读完表演完。儿歌中不断复现音节,强化训练,既冲击了视觉,又有效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

    “达”成:在生活中运用

学汉语拼音做什么?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学好普通话,必须掌握汉语拼音,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的工具。拼音并非脱离生活,而是生活中处处存在、与口语一一对应的。

学习三拼音节时不妨利用一些简单的词语作为桥梁,帮助孩子巩固三拼音节的拼读。“词语开花”便是一个简单有效的途径,可换不同声调,可用同音字“开花”。文字的认识与拼音的学习关系密切,结合识字进行拼音教学,可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学生既通过拼音不断学习新字词乃至文章,同时可以通过不断认识生字词进行复习拼音,一石二鸟。

拼音学习仅靠课堂40分钟是不够的,学是为了用,本课中许多音节是涉及人物和物品的,给孩子们提供一些音节,课后布置孩子回家观察家里所发生的事,想想哪些音节可以用得上,第二天到校分享,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再次巩固拼音学习。

(作者单位系福建省福州市台江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10月11日第7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