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草原课改部落的生态画像

作者:□ 本报记者 褚清源 发布时间:2017.09.20
中国教师报

先后四次走进乌兰察布,姑且用文字为这里的草原课改部落进行生态画像。

如果你走进草原上的课改部落,会很容易将这里课堂上的生态与草原生态联结起来。

乌兰察布就是通过区域课改营建了一个指向无公害、绿色的教育生态。这种生态只有你身处其中才能感受到、触摸到。

今天,许多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改革都有一个基本的假定前提,那就是学生是愿意学习的。但实际上,任何一项改革经验一旦进入真实的课堂情境,遭遇到的第一个困境可能就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不足和热情不高的问题。

显然,乌兰察布市区域课改践行的高效课堂之路,其价值就在于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解放学生的说”解放学生的学习力和教学的生产力,通过合作学习更多地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自主学习。

乌兰察布市确立的区域课改战略,旨在通过改课推进课改,通过一系列课堂教学改革,让学生过一种可体验、可分享、相互欣赏、相互合作的课堂生活。这样的课堂样态对草原学子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采访中记者发现,对于学生而言,学习的真实体验和课堂上的获得感、存在感,远比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更重要。孩子们最关心的是在课堂上是否学会了,学得是否快乐。课堂上的获得感是学生可以乐此不疲投入学习的核心动力。每一个孩子都是向上向好的,真正的快乐一定是建立在学习之上的。乌兰察布的课堂显然已经生长出这样一种善待学习、善待进步的文化。

一点都不夸张,如果你第一次走进这里的课堂,很难看出一间教室里哪些学生成绩是优秀的,哪些学生成绩是落后的,学生们积极参与学习的状态让人感动。尽管一间教室里的学生依然有成绩高低的差异,但是他们都在以自己擅长的方式参与学习,都在体验着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成就感,你很难找到不学习的学生。

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化一样,教师的生命状态同样发生了深刻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从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学习的情绪、状态和具体的学情,越来越多的教师学会了放手。乌兰察布已经形成了区域课改独特的话语体系。他们的共识是:“放手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爱”“课改是真爱,放手是深爱”。高效课堂旨在营造一种低刺激、低控制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安心、安定地展开合作,展开学习。所以,放手是重要的教育智慧,研究学生是最大的教研智慧。

对于一些老教师而言,放弃已经习惯了10年、20年、30年的教学方法,重建新的教学方法的确有难度。但是,记者几乎在每一个旗县都了解到一些老教师义无反顾投身课改的故事。有的老教师说,课改唤起了他的职业第二春。还有一些老教师再有两年就退休了,但看到孩子们在课堂上的变化,主动要求参与到课堂改革中来。

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说,推动学校改革要关注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学校只有从内部开始转变才能实现真正的变革。第二件事是学校改革要稳步推进,不可以急于求成。第三件事是仅靠校长和教师的努力是不能改变学校的。

从这三个视角审视乌兰察布的区域课改会发现,乌兰察布的区域课改将自上而下的推动与自下而上的主动相结合,实现了课改的加速度;他们的课改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坚持“慢就是快”的原则,边做边总结,稳步、持续、健康推进。这一经验告诉我们,课改除了方向、方法,重要的还有坚持;他们的课改没有停留在学校内部改革层面,而是最大限度地争取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尤其是不少家长参与到课改中来,成为一支重要的课改同盟军。

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策略护航,乌兰察布的区域课改才呈现了集体繁荣的局面。

《中国教师报》2017年09月20日第7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