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新江 廊坊师范学院教授。1993年至今,从事计算机教育与技术研究工作,现任廊坊师范学院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主任。
米新江,廊坊师范学院计算机教师。今年54岁,正在走向第33个教学年头。
从教多年的他,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经过十几年被动灌输式学习的学生,进了大学之后鲜有对学习感兴趣的,绝大多数学生大学毕业后基本就与自主学习这件事告别了。
20年前,廊坊师范学院创办信息技术提高班,初衷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辟“第二课堂”,既不收学费,也不发毕业证,学习时长也不固定。米新江作为提高班的负责人,有了更多接触学生的机会。有些学生身上表现出极强的学习力,他心想,能不能把这些学生身上的特有品质提取、“复制”,让更多的人成为拥有学习力的人?
米新江认为,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太快,教师给学生再多的知识,都不足以应付未来,最终决定发展状况的是每个人的学习力。他坚信,培养学生的学习力,才是教师的主要职能和教育的发展方向。于是,提高班不再是教授知识的地方,而成了再造学生学习力的实验场。
20年过去了,如今的提高班学生数量变成了400多人,开设的课程多达200门,教师还只是米新江一个人,提高班学制变成了4年。这些分别来自生物、中文、经贸、物理、化学、法律甚至体育等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利用四年的课余时间进行“业余”计算机学习,全部都能拿到计算机自考本科学历,几乎都能获得中国计算机软件工程师中级职称,还有不少学生考上了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近两年来,这里的毕业生初入职场平均月薪即可达到2万元。
原本普通的二本院校学生,经过4年的业余时间学习,摇身一变成了月薪2万的职场精英。估计所有听到这个数字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到提高班去看个究竟——这些学生在提高班里到底经历了什么?接受了怎样的教育?是什么让他们发生了这样的转变?一个教师怎么给几百个学生开上百门课程?
“我不负责直接解决问题”
走进提高班教室,看不见排排坐的课桌椅和黑板,只见学生都对着电脑或看或写,偶尔会有同学之间相互商量讨论着什么。这里没有45分钟一节课的节奏,所有学生的时间都是自由安排,可以自由出入教室。所有教室里,没有看到任何有组织的教学,能看到的只有学生在自学。这里没有作业,也没有考试,毕业后也没有毕业证,没有强制性,但学生都学得很投入。
2013年进入提高班的张振华在这里学习已经4年时间了。他告诉记者,刚来到提高班时很不适应,因为学习遇到问题没有老师为你“解答”,需要自己通过网络寻找答案,最多也就是“师傅”(师哥师姐)给你引导,需要自己去解决问题。从小习惯了在老师那里寻求答案的他接受不了,当面质问米新江:“老师,为什么我们有问题您不能帮我们解决?”米新江告诉他:“在我这里,不负责直接解决问题,你自己去查,找不到答案去找你的师傅,几个年级的师傅都解决不了,你再让你的师傅带着你来找我,我再告诉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工具和资源。”当时他很不解:老师直接告诉我们不就ok了吗?为什么要卖关子?
直到后来,他们每个人都独立完成了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机房收费系统、机房收费系统重构等软件项目,每个人进入项目组做项目,发现自己不仅已经具有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有了自我学习的能力,还具备了合作能力、组织能力……此时,他才明白米新江的用意所在。“任何知识的价值都远远小于我们的学习能力,获得了学习能力,以后再学什么都没有问题”。
提高班里当学生提出知识性的问题时,都要引导他们自己寻找答案。米新江说,信息技术为人类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使自由、有目的、主动学习成为可能。“提高班讲究的是一种活学活用、探索性学习方式。教学从身边最基础的知识开始讲起,告诉学生如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一步步让他们学会学习,喜欢学习”。
“提高班现在有四五百人,就我这么一个老师,我的学生要学200门课程,这些课程都是我一个人在教,你觉得可能吗?我只不过是学校的组织者、服务者,我是一个桥梁,是一个塑造者,是一个心理医生,是一个后勤服务人员,学习的事情是他们自己的事。”米新江说。
90%讲课内容与专业知识无关
学生都说听米新江讲课是一种享受,因为他总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想当年,他的课在廊坊师范学院是很火的,很抽象的计算机知识被他掰开揉碎再讲出来,所有学生一听就懂,而且愿意听。
后来,米新江不愿意这样事无巨细地讲了,因为他发现学生只听加工过的内容,自己不看书、不学习,这不是他想要的结果。他开始讲方法、讲背景、讲历史,结果愿意听的学生越来越少。
但他一直坚持这样做。
在提高班,米新江讲课的对象主要是刚进提高班的新生,课堂涉及范围广泛,大到国家、世界,小到生活中的细节,讲历史、哲学、生物学、社会学、经济学……米新江觉得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习。
等到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他就“消失”了。
来自廊坊师范学院2014级市场营销专业的宋荣凯,在提高班已经3年了,他觉得米老师的讲课内容90%都与专业知识无关,但米老师改变了他的学习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他坦言,之前自己有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羡慕别人有钱,另一方面又觉得有钱没什么了不起。米新江让他认识到,一个人所获得的酬劳是社会对他所作贡献的一部分回报,如果想变得富有,就要设法为社会作出贡献。贡献越大,收获越大。所以,谈钱并不可耻。
以前,不少学生与宋荣凯一样,认为坐高铁是奢侈,用手机流量是浪费。一次米新江谈到这个问题:“现在有些人竟然还不开通流量,没坐过高铁,貌似省钱,其实是拒绝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机会,放弃了时代带给我们的红利,亏大了。”
诸如此类的理论,在跟随米新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常常听到。学生说,我们现在都有了“富人思维”。
不少学生都有过这种经历,以前参加演讲比赛大家都推着不去,把这当成任务。但在提高班,无论是项目组招人,还是打扫卫生,大家都抢。在他们看来,抢的不是任务,而是发展和成长的机会。
已经毕业的学生李社河,当初是因为高薪的吸引而来提高班学技术的,但来了之后发现,“提高班的技术学习不足10%,更多的是学习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些内容是米老师授课最多的,他让我们懂得了怎么让爱变得有力量,什么是感恩,如何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许多学生就是在享受米新江讲课的过程中,不知不觉阅历丰富了,眼界开阔了……学习原来真的可以带来快乐。
教师“六导”和“渔之以渔”
来自湖南的刘文彬2013年进入提高班之前,是廊坊师范学院思想政治专业的学生,4年的时间,这个纯文科男生斩获了中国计算机软件设计师中级职称,成为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彻底变成了一个彪悍的理工男。
不过,他觉得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不是这些,而是米新江对教育的认识和实践。“那些以前只能在书本上看到的理论,项目驱动式学习、阶梯式进步学习、体验式英语学习……在提高班都得到了最佳的实践”。
提高班里,除了米新江没有其他教师。教师不讲,主要是通过教学大纲,为学生制订学习计划和路线图,搭建学习的阶梯,帮助他们学会高效学习的方法。
米新江将自己称为“导师”,这个导师与大学里所说的导师有所不同。
他的这个“导师”有“六导”,诱导——激发学生对一个学科的学习兴趣;引导——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品味其中的乐趣;向导——给学生指引方向,少走弯路;辅导——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提升学习思想;制导——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指出并制止。
与教师“六导”相对应的是学生学习的三个阶段,即“授之以欲,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受之以愉,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渔之以渔,学生自己摸索出捕鱼的方法”。
从提高班毕业的学生,基本都能够做到“渔之以渔”。
刘文彬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2016年,他发现美国一个俱乐部的英语学习方法很好,又了解到在中国并没有组织,于是刘文彬联系了俱乐部创始人,并在创始人的指导下创建了中国区的俱乐部,他自己成为这个俱乐部中国区的负责人。受米新江启发,他把“one for all, all for one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作为俱乐部的精神。
“这个过程中,我是非常幸福和兴奋的,经常半夜三更睡不着,想着如何更好地建设和发展廊坊师范学院信息技术提高班。也是因为这些,自己成长得更快了,也得到了米老师的高度认可和奖励。”说到未来的理想,刘文彬立志要把提高班这种教育方式传播到更多的地方去。
只有学生比他强,他才配当“老师”
一个人带四五百名学生,每个学生要学习百余门课程,这听起来简直不可思议。
米新江说,这些课程不是自己一个人开发的,200多门课程,许多提高班的往届毕业生都参与了设计和开发。没有这些学生,就没有今天的提高班。
在提高班,每个年级有自主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又细分为学术委员会、纪律委员会等,同时还会有不同的项目组、学习小组等。这一套管理制度,也是米新江和学生在20年时间里共同发展、共同改进而成的。
每个人都是别人的老师,同时又是别人的学生,没有绝对的权威,米新江也不是。他总说,我不如我的学生,他们会的许多东西我都不会。在他看来,好老师的第一标准就是要看教师教出了多少比自己更强的学生,只有学生比教师强,教师才配当“老师”。虽然米新江的科研能力也很强,但他认为自己在教学上无疑是更成功的。
“我的朋友问我,你给提高班的学生上课那么努力,动力是什么?我的学生问我,你办提高班坚持了20年,坚持的动力是什么?学生家长不解,你为什么对你的学生那么好?有人问我,你都50多岁了,你是怎么掌握那么多新知识和新技术的?你想知道我的答案吗?其实很简单,就是教学相长!”
米新江说,“不是我厉害,是这个时代让这一切都成为可能。”
“在提高班,学生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克服了传统学习环境的弊端,实行开放式学习,让全世界的老师都变成提高班学生的老师。”米新江说。
进入信息时代,教师再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天花板”,学生超越教师成为可能,也更是发展的必然。
“我们的学习和管理都在网上。”说着,米新江打开手机给记者演示,“你看,虽然我不在教室里,但是我处理了许多班里的事务”。每个人的学习、生活状况,每个组织的运行管理情况,一目了然。而这些管理软件,许多正是学生自己开发的。
《中国教师报》2017年09月13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