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弋阳县朱垅小学原本是一所很不起眼的偏僻农村小学,校内设施和师资力量极其薄弱,校舍破烂不堪,又受农民工子女随迁就读的影响,生源数量和质量可谓江河日下。后来,学校生源有了明显改观,在城市随读的一些学生也纷纷“回流”到学校就读,背后的秘诀源于学校走出了一条与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路子。
对于乡村学校,尤其是乡村小学面对的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如何守护好“留守”儿童?
第一,教师要用奉献精神,换回孩子的更好发展。在我们学校,全体教师每天中午都为学困生辅导,并主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校“爱之桥”微信群,方便家长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学校细分各年级班级微信群,如一年级的“一心一意”,二年级的“我爱(二)我家”,三年级的“三余读书”,四年级的“志在四方”,五年级的“勿(五)忘我”。根据不同班级建立沟通和帮扶的侧重点,让在外务工的家长能在第一时间看到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家长和教师能真正协同起来培养孩子。这样的沟通交流尽管远远超出了教师的工作时间,但换回了家长的肯定和支持,换回了每一个孩子更好的发展。教师们觉得,这样的付出虽苦犹甜。
第二,建立学生周末学习小组,延伸学校监管空间。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多的情况,学校对学区所辖17个自然村按一至五年级分成自然村组,并建立4-8个学生组成的周末互助学习小组。每到周末,教师会不定期对互助小组进行拉网式督查指导。在这里,听不到教师的半点怨言,他们关爱学生的行动,以良好的师德师风让孩子们如沐春风。学校教师一次次上门走访,也让当地百姓发自内心地认同:教师和学生、家长是抱团发展的,这样直接带来了家风乃至民风的转变。周末学习小组的形式,为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课外学习建立了一个“群”,给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平台,让他们从小就培养起合作、互助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担当精神。
第三,“万师访万家”活动的常态化,让传统家访得到了回归。通过全省“万师访万家”活动的落细、落实,学校开展的分组、分片包干家访活动开展得比较到位,基本不留“死角”。通过普访、随访、夜访等形式,不仅让教师了解学生,而且让家长更加体谅学校,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对孩子的教育中来。除此之外,每学期期中测试后,学校定期召开全校家长会,邀请家长参观学校食堂、校园建筑场馆,召开协同育人座谈会,让家长当好教育“合伙人”……
第四,建立教育发展促进会,解决乡村学校贫困孩子的经济难题。2010年“六一”前夕,学校专门电话联系了从本村到外地发展的热心人士,希望他们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出资出力。在此基础上,学校与爱心捐助人士达成共识,成立教学促进基金,从长效机制上解决办学难、就学难等问题。2011年2月,朱垅小学教育发展促进会成立庆典暨首届理事会召开,当场筹集捐款11万元。2015年,促进会五周年庆典暨第五届理事会召开,全县各中小学校(园)长40多人作为观察员出席会议,还有包括教体局、中心小学校长、各行政村主要负责人、家长志愿服务者等共计200余人参加了会议。现在,学校也创建了“促进会”微信公众号,积极发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师生风貌等典型案例。
我认为,教育终极目标是一切为了孩子,只有教师、家长、社会的心得到了温暖,他们才会用更加滚烫的心去温暖下一代。“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必须发展好乡村教育,培育良好的家、校、社关系,为学生幸福人生奠基。
(作者系江西省弋阳县朱垅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17年08月30日第1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