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提出,其要义在于强调教学的育人功能。在现实教学中,不少教师直接将之当作教学目标,比如把教学目标定位在“理解文本中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对待事物的态度,领悟作品中所蕴含的价值观”。
对此,有观点认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个生成性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是文本的,也不是指作者的,而是让教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涵养、丰富学生健康向上的情感,不断优化提升学生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从而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那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究竟是不是单一的教学目标?究竟是学习性目标,还是生成性目标?
情感体验,教师引领是关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可以是文本的,也可由文本生发;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视文本难易和学生悟性而定。
如学习《最后一课》“法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的含义,有生认为“夸大其词,我们汉语才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有学生认为“和平时期也应学好母语,还应学好外语,因为语言是交际的桥梁”。这时,教师的指导和评价很关键:前者主要在于强调学习祖国语言的重要性,激发阿尔萨斯人爱国热忱,抵抗侵略,若此时对法语和汉语进行全方位比较,比出你输我赢,实无必要;后者是关于文本体验的延伸,属于自主生成的复合目标。
由于学生价值观、悟性、直间接生活经验不同,完全有可能生成其他体验,有的惊险刺激未必充满正能量,有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有的无法言简意赅言近旨远……正因如此,才需要教师通过举例、阐发、引申、评价等手段,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健康、丰富的人生体验,为其将来的人生奠基,而不仅仅在于学习知识。这是课堂教学的人文魅力所在。
教学文本时,教师需要提前预设合理、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预想学生过失及纠正之策,借以引领学生的情感体验由单一趋于丰富,由简单走向复杂,由粗糙达于精细,由模糊到明晰,由偏颇至正确,由肤浅抵深刻。
教师预设再好,也需要学生积极体悟,如披文入情、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文字描述等,否则仅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文本体验如何生成、生成得如何,与学习氛围、方法、习惯密切相关,均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大力培养。切近文本、切合学科性质是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重要标尺。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林密)
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特点
在实际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并不是通过一节课或者一个学期就能实现的。所以,我们要准确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特点对学生进行教育。
主观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是润物无声的,主要是通过学生有意识的心理机制而发生作用。如果教师脱离具体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人为、机械地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那么这种教育就是空洞的、无力的、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习得性。在新课标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常常用“理解、体会、意识、形成”等词语进行描述,说明教师必须通过创设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产生体验、获得感悟、养成态度,进而内化形成价值观,而不是通过讲解的方式直接“教”给学生。
渐进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过程是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譬如对教学活动中的体会和感悟,有些学生可能当场就能感受到并有所表现;而有些学生当场可能感受不到,而是作为一种潜在的体验和感悟,暂时积存在他们心中,随着学习的深入,这种积存不断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就会从量变到质变,产生顿悟并表示出来。
(山东省肥城市桃园镇中心小学 李正强)
《中国教师报》2017年07月12日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