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师要成为德性之师

作者:□ 吴颍惠(北京海淀教科院院长、敬德书院执行副院长) 发布时间:2017.07.05
中国教师报

中国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积累,内容博大精深,其中尤以伦理道德文化最为丰富。在理论与实践之间,儒学更加注重发展实践智慧,尤其是始终关注个人行善、社群向善、人类和善。

博学、慎思、明辨、笃行。后世学者认为,北宋新儒学以“实践之学”为宗旨,南宋儒学重在“默然实践”。宋明理学家强调“圣贤重在实践”“穷理以致知,反躬以实践”。现代新儒学家梁漱溟先生认为:“儒家之为学也,要在亲切体认人类生命此极高可能性而精思力践之,以求‘践形尽性’。”

儒家思想不仅仅是一个伦理道德体系,更是实践智慧思想。通过此次“知行合一与教师德性”会讲,我们希望达到三个目的:

一是寻找师德建设的思想源泉。“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命题。“知行”正如今天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在《论语》中,孔子强调的是人的“德行”,指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主张德行合一、知行合一。可见儒家的实践智慧必须强调践行的意义。其实,“知行合一”思想一直贯穿于儒学之始终。王阳明先生是一个儒者,还是一个实践家,他倡导“致良知,知行合一”。心中有良知,行为才有担当。在王阳明身上,他的学术即“心学”,是为立言;他的功业即实践,是为立功;他的气节即担当,恰恰是立德。

二是呼吁培养有德性之良师。教师要想养成高尚的德性,需要不断修身养性,在修炼中自觉把握德性的内涵和要求。中国传统儒家在进行道德人格培育时,特别强调“成于内”而“形于外”。“成于内”对教师的要求是,教师德性并非天生就存在于人的意识中,要充分学习和反思、修炼与提升。“形于外”则强调教师要把德性转化为德行,在教育生活中智慧地把握道德冲突,合理对待自我与他人利益关系,充分践行德性人格。教师德性实现重在身体力行,要将正当的外在道德规则或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德性,培养良好的德性行为,从而以一种更加自觉的方式来践行。只有不断地进行教育实践,才可能反作用于教师的德性之知,不断反思和提升自我,真正成为德性之师。

三是探讨为师之德性与德行。教师需要通过教育实践不断审视自我,剖析自我的德性状况,努力改进自身的德性。举一个例子,著名教育家钱穆先生还是一名小学教师时,为了上好《劝戒烟》一课,尽管烟瘾很大毅然戒掉了烟,并做什么事都能“提得起、放得下,洒落自在,不为物累”,为德性之师树立了榜样。

作为德性之师,我们要有书生气质、文化气质、君子气质、圣人气质,并率性修德、砥砺躬行。

《中国教师报》2017年07月05日第14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