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陆萍:玩转语文

作者:□特约通讯员 王爱华 发布时间:2017.06.28
中国教师报

    玩出幸福

哲学家罗素说,幸福生活是一种由爱鼓舞,由知识引导的生活。

苏教版语文教材《小露珠》一课有这样的句子:“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比喻句教学从概念到技巧训练,学生是不喜欢的,怎样从中诱导出人心的力量?

师:早哇,像钻石那么闪亮的秦阳阳。

生:早哇,像水晶那么透明的陆老师。

师:早哇,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张园园。

生:早哇,像仙子一样美丽的陆老师。

师:早哇,像蝴蝶一样舞蹈的吕洋,来这样夸夸你的同桌吧。

生:早哇,像蜜蜂一样勤劳的张洋。

生:早哇,像蒲公英一样可爱的秦亚楠。

师:你脸上笑得这样甜,说说你的感觉。

生:我觉得很幸福。

生:我觉得这样打招呼,心里甜甜的。

师:多么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啊。

如果说比喻句的修辞教学是对真的把握,那么课堂里温暖的诗意就是延展出来的善的力量。陆萍在这一课的教学札记中写道:“生命因‘世界’的要求,得到他的资产;因爱的要求,得到他的价值。如此说来,我们都是一群幸福的人。因为总有那一股股爱的暖流在我们胸中涌动,生命在那一刻熠熠生辉。”

陆萍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心灵的和谐达到完美的境地,而思想具有穿透人心的力量。她的班上有个小女孩在日记中流露对父母的不满情绪,因为他们经常叫她让着小弟弟,她认为这是父母偏心。看到这样的日记,陆萍和学生讲起了《灰姑娘》的故事,通过故事疏导学生心中的不满,然后与学生一起回忆父母对她的好,以及小弟弟的可爱。灰姑娘最终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而她的学生换一种角度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在中国人的眼里,《灰姑娘》是一个后母的故事,在童话世界里,这是一个妒忌的故事,学生在童话世界里将“恶”诱导出来,学会了自我控制。德谟克里特说,“人类之所以感到幸福的原因,并不是身体健康,也不是财产富足,幸福的感受是由于心多诚直,智慧丰硕”。至此,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她的教育生活里总能遇见这样小小的幸福。

    玩出癖好

陆萍用行动与思考凝练课堂,用实践和反思点亮智慧,在梦想的家园里乐此不疲。

《九色鹿》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四年级课文。为了理解教材,陆萍研读了民间文学的文体理论;查找了佛教故事“九色鹿”的前世今生;研究了中国民间故事的结构原型。陆萍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诠释课堂。第一次教学《九色鹿》,她以“佛教故事”的文本、以民间故事的原型结构为抓手,从九色鹿的上善若水品性体会佛教故事的善施教化;第二次教学,她以“作为故事”的文本,引领学生如何通过角色换位把故事讲得入情入境,如何加入想象把故事讲得生动形象;第三次教学,她带领学生体会《九色鹿》文本语言的机智,课堂上创设情境用这样的语言智慧为“九色鹿”辩护。她把这称为一个人的同课异构,她沉醉于这样的事情,乐此不疲。《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陆萍修改了20多遍教案。如果你看到她坐在办公桌前自言自语,那是她已经进入了思考的状态;她的微信圈经常发一组相关主题的文章,那是她在为自己的思考寻找突破口;如果深夜她还在与志同道合的人一起研讨备课,你也不要惊讶。有老师问她:“你哪有时间和精力这样折腾?”她说,如果你喜欢打毛衣,你一定不会嫌毛衣花样烦琐,越是烦琐你可能越想去琢磨。

醉心于某种癖好的人是幸福的,陆萍是在玩教育。农村孩子对蔬菜有着特别的情感。围绕“我和蔬菜交朋友”的主题,她创设了低年级的“写话课”,在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蔬菜;她设计了低年级的“趣味识字课”,引导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认识事物,学会识字——走在田间,看看韭菜的田垄,就知道我们的祖先是怎么创造韭菜的“韭”字的;她给中段学生开设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学生一起研究蔬菜的种植、吃法以及营养价值;她给高段学生开设了“文学欣赏课”,阅读文学作品里的蔬菜,了解我国作为农业大国,蔬菜在历史上的地位。她开发的这些主题情境创设课程,让孩子们喜欢上了她和她的课。

陆萍还以学校、家庭、社会生活为源泉,创设学习情境,让儿童在一个个活动中学会解决问题,落点不是在某一个具体的知识点上,在活动中体验幸福。毕业的学生与她再聚首时,最爱回忆的便是这些项目式活动,这些活动滋养了儿童也滋养了她,深深地留在了彼此的记忆和生命里。

    玩出团队

互联网时代,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巴赫金的对话论,寻找尺码相同的人,幸福和大家分享,从而增加自己的幸福值。

2013年,陆萍带领学校语文组在凤凰语文网上研讨童诗教学,围绕 “童诗的教学价值”“童诗文本的特点”“童诗文本的教材解读”“童诗如何教”等问题展开讨论,引起了巨大反响,点击量达到3万多人次。接着,陆萍以《送给盲婆婆的蝈蝈》为例,把研讨的结果运用到实践中,整个课堂萦绕着语言之美、童心之美、音乐之美。

陆萍还利用备课群进行好书共读、集体备课、同课异构、专题研讨等活动,给一线教师做公益讲座,辅导素不相识的新教师上课;指导一位网名叫“荒原森林”的教师备课到黎明,指导另一位安徽教师在特级教师评比过关中得到了最高分……陆萍说,自己的思考、教学设计被大家采纳,转化为教学生产力,这本身就是自我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就这样,陆萍认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小学语文研究团队。这个团队并不是由某一部门命名的名师工作室,成员或许也名不见经传,但是他们都热爱小学语文,在教育教学中都有着无限的热情,并享受到无限的乐趣。从低年级的识字课到高年段的阅读课,哪些地方是老师困惑的他们就在哪儿多下功夫。这么多热爱语文的人会聚在一起,解决了教学中的一个又一个难题,消灭了一个又一个拦路虎,“陆萍们”正幸福地走在语文教研的路上,朝着天空的方向生长。

    玩成“民间高手”

陆萍是上世纪70年代毕业的老“中师生”,没有经历过全日制大学的学习,但她身上有着勤奋、踏实、向上的品质和自我学习的能力。在陆萍眼里,语文教师要在课堂上立起来,需要广泛的专业阅读作为底气。做一个有专业自觉的语文老师,是她对自己最朴素的要求。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王荣生将“文体”“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提到理论层面,引起了许多一线教师的关注,陆萍在这方面也早有兴趣。2006年,陆萍在《江苏教育》上发表的《神话·儿童·诗》被当年语文教研综述作为类文本研究的代表。为了研究神话文本教学,陆萍阅读了卡希尔的《人论》、买了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荣格的《儿童原型心理学》、阿兰·邓迪斯编的《西方神话学论选》、邓启耀的《中国神话思维结构》、刘晓东的《儿童精神哲学》、刘小枫的《诗化哲学》等。她梳理了苏教版语文教材所有的神话类文本,把苏教版和人教版语文教材中神话类文本进行对比,把两个版本的神话类文本都上了一遍。她从神话里神奇的因子、想象的色彩、矛盾冲突的力量、神话的原型、内在结构的统一性等不同角度考察文本,寻找儿童和神话之间的联系,并抓准这些联系点切入文本教学。以神话文本教学为起点,她向民间故事、寓言故事、童话故事等方向开拓,随着阅读研究的深入,她关注到“文体”更为丰富的内涵。

“文体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文体研究绝不能仅仅停留在“类文本”的教学上。在“文体学”中的文体包含了修辞、风格、技巧、表达方式、形式等诸多内容,在这些诸多内容后面是哲学、美学、心理学等学科的支撑。由此,陆萍又开始关注中西方文体学理论研究的新动态,阅读修辞学、语境学、文体学等相关理论,并且自觉用相关的理论解读文本,作为学习策略转化成儿童的学习能力。

执教《锄禾》这首古诗,为了理解“粒粒皆辛苦”,她向福建师大教授孙绍振请教;为了研究神话文本的教学,她向民俗学家田兆元请教神话叙事在社会和人的日常生活中的价值;为了让“具身认知”的哲学思考在教育实践中落地,她向心理学专家叶浩生求助;读不懂黑格尔、康德时,她就去读邓晓芒先生的《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就是这样,陆萍在语文教育中发现一个个问题,并以此问题为切入口深入下去,孜孜不倦。

许多教师说,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读这么多理论书籍吗?有必要进行这么深入的思考吗?我不读那么多书,不是也教得挺好吗?但是在陆萍眼中,即使是小学教师、一介草根,也不应该停下学习研究的脚步,因为草根的力量是强大的,正是民间草根的力量托起了教育的希望。

陆萍不是在教语文,她是在玩乐,像一个自由奔放的孩子,满怀着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一头扎进语文世界的自由王国;她不是在工作,她是在享受、寻找、发现、探索,所追求的不仅仅是生存的愉悦和生命力的饱满和昂扬,还有生命的节律与和谐。她徜徉在语文教育的王国,生命在其中获得自由。

《中国教师报》2017年06月28日第8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