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李启书:一半是教师,一半是校长

作者:本报记者 褚清源 发布时间:2017.12.06
中国教师报

群体的偶像

李启书是一个群体的偶像。

这句话他自己可能并不愿意承认。但毫无疑问,这是整个四川遂州外国语小学校教师团队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认定。

在这所有故事的学校里,校长的产生也充满了故事感。5年前,还是一个中层干部的时候,李启书被董事长张启明“三顾茅庐”地推到了校长岗位。一个从没有想过做校长的中层干部,一夜之间成为校长。

刚做校长时,李启书没有想过他能把这所学校带向哪里。但是,5年后的今天,这所年轻的学校在遂宁已经变得炙手可热,每到招生季可谓是一位难求。而这支年轻的教师团队也在他的带领下被带出了精神,带出了经验,带出了“铁军”气质。

一个不愿意做校长的人凭借什么将学校经营得风生水起,凭借什么让一群80后、90后教师追随他不离不弃?

李启书作为校长,最大的魅力可能就是有真诚、有担当、有威信。

他的真诚体现在,一切决策都以师生员工的成长、发展和利益为出发点。

他的担当体现在,当教师在工作中出了错甚至是不小的错误,在李启书这里没有批评,而是首先帮着分析原因,再大的错误和问题总有校长和学校顶着。对于那些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而言,你尽可以安心、认认真真地“犯错误”。

他的威信体现在,在教师需要支持和帮助的时候,校长总是冲在最前面。曾有个别家长到学校闹事,李启书会带领男教师第一时间冲上去,保护自己的教师。“我不允许自己的教师在学校受别人欺负”。他的这种“护短”赢得了教师死心塌地的追随。

李启书总是能够站在员工的立场考虑问题,这已经成为他的一种管理理念。如果对他在遂州外国语小学校的样子画个素描,有这样一点我们不可不说——

名副其实的当家人,全体教师的“好家长”。

曾经是“有魔力的教师”

第一次见到李启书,他看起来很像一个当过兵的人,言谈举止间都显现出一种军人的气质,身体挺拔、不苟言笑。但你无法想象,他那魁梧的身材竟然能与跳芭蕾扯在一起。有人说,要了解一个人就看他把时间和精力投向哪里。

多年以前,李启书学过音乐,工作后却教过体育,教体育的时候,不会踢足球,他就通过看世界杯学习踢足球的动作,然后再去教学生。最后,他在语文教学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名师,曾荣获四川省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

平日里,他的话不多。只有交往一段时间,你才能慢慢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他是骨子里爱教育、爱孩子的人。

2002年,李启书放弃公办学校的工作,从乡镇学校走进城里民办学校,担任班主任及语文教学工作。那个时候,他还在绵阳。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工作特点明显不同,比如,在民办学校你是不能批评学生的,因为留住生源比批评教育更重要。这让他练就了不批评学生却能搞定学生的教育智慧。

“直到现在,班上最顽皮的那些孩子还长期与我保持联系,时常同我聊家常、谈工作。”李启书说。

后来,李启书到了遂州外国语小学校,竟然有班上的孩子跟着他从绵阳来到远在260公里之外的遂宁。

李启书很有孩子缘,这一点,同事罗丽似乎最有发言权。罗丽的女儿上五年级时就在李启书的班上。“孩子的许多事情不跟我说,却愿意对他们的李校长说。”即便现在已经到了初中,罗丽说,孩子一有什么问题就打电话跟李校长商量,“不知道他有什么魔力,能取得孩子们的如此信任”。

做教师时,李启书的确被称为“有魔力的教师”。学校负责德育的副校长孙丽玲说,他与那些问题学生总是关系最铁,与李启书搭档这么多年,从来没有见他放弃过任何一个学生。

在孙丽玲的记忆中,李启书自从离开了课堂,总是念叨教过的那些孩子,那一刻他是最幸福的。而这些年,令李启书较难过的是,“只能靠回忆过去那几届学生过日子了”,做校长这些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了自己亲自教过的学生。

“我很想回到做教师的日子,我属于教室,给我一个班级,我就有了一个更丰富的世界。”在李启书的世界里,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坐在学校操场边看学生。“这种感觉真的很好。”李启书说。

与大家一起慢慢变老

李启书对教育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

作为教师,他认为:“教学,就是与学生谈场恋爱,需要慢慢品。”教室里流淌的不应该只是知识,还应该关注那蓬勃生命的张力,这才符合关注“人”的教育的特点。

成为校长后,他不断建构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

彼时的遂外,有太多的艰难和不易,社会上对遂外还没有充分的信任和接纳。于是,李启书提出“做最真诚的教育,做最懂孩子的教育”的主张。在他看来,“任何虚伪的教育都不能唤醒与学生的共鸣,唯有真实的故事才能打动他们的内心。”所以,这一主张是一种愿景,更是一种鞭策。

李启书还提出了“爱、智慧、美好”三大主题词。在他看来,好的教育是用爱与智慧为孩子撒下美好的种子。爱是形式,智慧是内容,美好是方向,以真爱撒下道德的种子,以阅读撒下精神的种子,以智慧撒下学力的种子。

关于教师发展,李启书提出的理念是“最大的福利是培训,最大的关怀是发展,最给力的帮助是设计”。教师的尊严在于有思想、有方法,思想是教师的气质和风骨,方法是教师的智慧和力量。

2017年秋季新学期开学,李启书强调工作要更“接地气”。“接地气”就是要直面真问题、不埋怨、不发牢骚、不找借口,将别人的批评和建议有效落实在工作优化和改进中;“接地气”就是关注孩子的学习是否真实发生。正如遂外的孩子是否知道“3+2=5”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否在第一次回答成“3+2=4”之后还愿意重新尝试。

最近一年多来,李启书一直想请辞校长。他有一个充分的理由选择退隐,他想重新回到课堂做教师。这一点绝不是矫情,而是虔诚的教学情结,他固执地认为,只有与学生在一起才会有真正的教育人生。

之所以想辞去校长职务,还因为他有诚恳的反思:“我不能成为学校发展的天花板,我能带领学校走好下一个10年吗?”

董事会和整个教师团队显然不会接受他的请辞,李启书必须带领大家一直走下去,写完那个“一起慢慢变老”的故事。

遂外走过10年,李启书如今想得最多的是,要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董事会已经通过他的建议,为这群一起工作的教职工建一所老年大学,“最浪漫的事就是一群人在一起慢慢变老”,这不是一种愿景,而是一种约定、一种承诺。

(李启书  四川省遂宁市遂州外国语小学校校长)

《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06日第14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