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赴美国新泽西州肯恩大学担任创新教育和教育管理方向的访问学者。半年时间,我在这所被誉为新泽西“州立师范大学”跟随米歇尔教授以研究者的身份访问了多所当地中小学,更以家长的身份深入体验了美国教育。
女儿就读于尤宁郡西域市学区的麦金利小学,学校开设了英语阅读与写作、数学、西班牙语、STEM、社会学习、体育、艺术等课程,设有班主任且兼多门学科教学。据我观察,大部分小学的课程并不进行走班教学,而是由行政编班进行管理与教学。
课上教师更多注重学生的阅读和表达,让学生讲喜欢什么书,谈谈世界地图上自己最喜欢的国家,甚至还组织全班学生到海滩做研究课题“怎样识别毒藤”。半年的学习,女儿给我最大的感触是美国小学教育强化了孩子发现自我兴趣的能力,激励孩子表达自我的“人本能力”,而相对忽视基本知识,美国教师并不关注学生计算的速度,而是更关心学生是怎么想的,然后告诉全班为什么这么想。
相比小学,我访问的几所高中学校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在美国高中,走班教学是常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业水平选择不同难度层次的学科。美国学生在高中拥有远大于中国学生的学科选择权,他们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选择不同的学科和学科难度。在十、十一年级就有许多学生基本明确了自己要申请的大学和专业范围,并为此做了充分而长久的准备。
在美国,最让我感慨的是社会教育。全社会各行业都在为学生成长尽自己的力量。社区图书馆遍地都是,也早已超越图书借阅功能,为学生课外补习提供场所,为参与实践的学生提供平台。全美国家公园4年级计划为全美在读4年级孩子和家人免除所有的门票和停车费;州内的州立国家历史公园会有专门的儿童服务志愿者,为孩子们讲解一幢楼、一间磨坊、一个工厂的往事;郡活动娱乐部门会组织许多探索自然的公益活动,安排许多低收费的暑期托管学校,帮助无法照看孩子的家庭开心度过暑期,有供孩子低收费或免费使用的马术训练和弓箭训练。全美还有一年一度的“年轻的鹰”计划,所有8-16岁的孩子都可以免费到就近的机场参与飞行训练启蒙,经过理论培训和模拟操作后,孩子们可以坐在副驾驶飞上天操作小型飞机半小时。
更让我震撼的是美国社会渗透到每个角落的爱国主义教育。社区拐角的迷你公园静静地立着“一战”纪念碑;球场边摆放着“二战”期间的武装直升机和高射炮;沙滩大海边独立战争期间的兵营和炮台开放,再现当年的时光;无处不在的美国国旗和每天早上8点所有学校学生面对国旗宣誓对国家效忠的威仪;还有一年一度由美国海军、海岸警卫队等联合举行的军舰周活动,现役的航母、军舰、潜水艇向全社会免费开放,相关的水兵、特战队员组织各类跳伞、搜救、仪仗公开巡演。这种真实的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的爱国教育,让美国孩子从小就真实地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自豪。
平视中美基础教育,实际上就是对比中美两国的育人价值观。更新能适应未来发展的育人理念,更加重视学生对自我的发现、改变和升华,而不是强调知识本身的掌握。加强课程建设真正实现选择性教育,正是当下全国教育综合改革所极力推进的。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市第二十一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06日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