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眼中有“人”,课堂得生

作者:本报记者 马朝宏 发布时间:2017.12.06
中国教师报

12月1日,郑州的气温降到了零下3度。下午一点刚过,千余名参加课博会的教师被20多辆大巴车送到郑州中原区的3所学校。在那里,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名教师精心准备了100多节课,正在等着他们。严寒中,教师们不停地在教室与教室之间穿梭,寻找着自己感兴趣的课。因为教室空间有限,许多人只能站着听课,作为主办方的中国教师报的编辑记者,无一例外地跟随教师一起听课,辛苦不言自明。

不知道教师们想过没有,我们为什么要办课博会?为什么要坚持把会议开进校园,让教师走进真实的课堂?为什么我们坚持给参会者更多展示和体验的机会,而不是仅仅让大家听专家讲座?

我们是想让大家看到一些这样的课堂:教师不板着脸灌输,学生不打瞌睡;师生之间相互喜爱,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知识作为载体,生活作为背景;每个人都启动自己大脑中的小宇宙,感知、认识、发现、思考这个世界,构建自己的认知体系。

当然,看课也不是最终目的。

课堂犹如教育这棵大树的枝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教育载体。然而,决定大树成长的更多奥秘,是深埋在地下的根,是看不到的课前与课后。

大家看到的是枝叶,但我们要探讨的是根。不同的课堂背后可以追溯到价值观和世界观的不同。解读课堂,其实要回答诸如“学生意味着什么,教师意味着什么,学习和成长又意味着什么”等一些根本性问题。这也就是为什么一个小小的课堂变革可以引来强烈的社会反响的原因。

什么样的根才能长出我们所希望看到的枝叶?我会说,“眼中有人”是课堂之根、教育之根。

教师不能围着分数转,不能围着教材转,也不能围着学科知识转,更不能围着学校领导的要求转,而是要围着学生转,围着学生发展转。只有当教师所有课堂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学生的真实需求与发展时,才有可能上出好的课。

如果教师只看到“学生”,还是不够的。因为校园里的“老师”和“学生”一旦走出校门,他们都是一样的人,他们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其他社会角色。我们教育孩子的目的不是培养一个“好学生”“好孩子”,而是培养一个身体健康、人格健全、能力全面的面对未来世界的独立的人。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真正的教育要从“尊重学生的已然存在”出发,最终目标是让每个人最大程度地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得到个性化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师生把自己回归到“人”的层面,教育才可能有好的效果。

如果一个教师眼中无人,他会觉得教科书、作业、试卷、分数、奖状都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因素。而当他的教育核心和关注点是“人”,对他而言重要的则是孩子的感受、兴趣、习惯、见解、理想、见识、爱好、特长,等等。

因为我们都是“人”,教师对学生应该是尊重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平等和尊重的关系中,学生是放松的、自然的、安全的,学生呈现出的是最本真的自我,从而让自主成为可能。我们说,一切学习都是自主学习,一切学习的起点都是自主。而教师能尊重和允许学生成为他自己,就成了学习发生的必要条件。

因此,眼中有“人”,课堂得生:让学习真正的发生,让学习有效率地发生,让学习在愉悦中发生。

当眼中有人时,许多问题都会有另外的答案。比如,孩子拒绝写作业时,也许你不会那么计较和生气,也许你会反思自己留的作业是否妥当;当孩子上课走神时,你可以多一分理解和接纳;当考试成绩不好时,你会多一份淡定,不盲目焦虑和担心。因为,只要我们确信孩子的生命是在正常的成长轨道中,那些外界的衡量标准都不必计较,让每个生命按照自己的节奏自然生长。

课博会,不仅仅要让大家的枝叶在空中相互致意,更要让大家的根在地下蓬勃生长,紧紧相连,从而更强有力地推动教育的变革,让每个教育人的幸福更多一点。

《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06日第7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