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教育是最好的扶贫工程

——贵州省威宁县中水镇前河村冶家坡教育脱贫故事

作者:□ 冶能增 发布时间:2017.11.15
中国教师报

多年的扶贫攻坚实践证明,掌握一技之长是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治穷要治本,扶贫先扶智,扶智先扶教”,唯有如此,才能解决“一代贫代代贫”的代际传递问题,让贫困老百姓走出“贫困陷阱”。

贵州省威宁县中水镇前河村冶家坡是一个回族村寨,有七八十户人家。几百年来,村民一直以农业种植为主。尽管气候宜人,但由于缺少水源,加上自然条件恶劣、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导致农作物产量不高,家庭经济来源缺乏。教育成为当地的突出问题,也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自村民冶少有、冶少宽成为教师后,村民中一些人的思想开始觉醒,逐渐有家长开始送子女到学校接受正式教育。但由于学校距家远、办学水平低,许多人依然辍学在家。

我最难忘的是1996年,因为从那一年起,我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1996年,在当时县长马光树的关怀下,离家较近的新街小学修建完工并正式办学,当时只收三年级学生。我很幸运,成为新街小学的一名学生,能够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心里感到非常高兴。可是,小学生活转眼之间就结束了,之后就要到离家8公里远的中水中学学习,即便路途遥远,但大部分人还都愿意坚持读书。

提起中水中学,无人不为冶少有竖大拇指。1994年,冶少有出任中水中学校长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在教学管理上,他强化学校管理,实行集体领导,推行“三制”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和群策群治原则;实行工效挂钩,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废除班主任终身制,实行学年择优聘用制。在对学生的教育上,他认为素质教育是全能教育、全方位教育、立体化教育,因此务必使学生学会做人、求知、思索、劳动、生活、健体、审美、创造,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之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正是由于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实践,才使得更多学生愿意到这所学校求学。在这样的教育理念指引下,中水教育开始“崛起”,周边乡镇的学子蜂拥而至,甚至连临近云南昭通地区的学生也闻讯而来……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下,冶家坡人也深受影响,更多的学生都愿意坚持继续读书。记得最清楚的是,冶少有还带领学校教师进村挨家挨户与家长沟通,讲述“教育能致富”的道理,尽量要求家长让学生把书读完、读好,尤其要把中学读完,唯有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改变乡村一直延续至今的贫穷面貌。在教师们的劝说和动员下,全村人渐渐都觉醒过来,非读书不可。也正是这时,冶才亏顺利考入黔南民管校,这更令族人士气高涨。从此,村里人一旦达到该入学的年龄,就踏上了求学之路,“一个都不能少”成为最好的诠释。

20多年过去了,当地由当初连个提笔写字的人都没有,如今已发展成为有文化之乡村,先后有40余人从这里走出,在不同工作岗位发挥才干。更有在校大学生30多人,高中就读学生不少于50人。

回看村庄,一条潺潺不息的前河流水灌溉着田中青苗,养育着河里的鱼鸭,孕育着这一方淳朴的人民。肥沃平坦的田地延绵无垠,草长莺飞的山野里,物产丰富,宜人的气候滋润了整年的生机勃勃。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美满,真的是过上了小康生活。走到那儿都能听见喜庆的歌声。“山也欢笑,水也欢笑,田里的庄稼笑弯腰……农民没负担,盖起了安居楼,教育有保障,温饱不再愁,道路村村通,网络处处有,开着那摩托到田头,带着那手机去放牛,城乡连成一体化……”

为何冶家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何一个贫穷落后的村庄焕然一新,家家户户走上小康之路?归根到底是教育之功,是教育改变了一个贫困村的命运,改变了乡村的面貌,取得了“一家脱贫,全村致富”的成绩!

现在,教育已然成为威宁自治县各族人民尤其是少数民族群众最稳固的精准扶贫工程,最有效的素质提升工程,最亮丽的理想实现工程。全村上下已经充分认识到教育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战略地位,充分认识了教育的决定性作用。

教育,是脱贫致富的最佳路径!

(作者单位系贵州省威宁县黑土河镇坪山小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15日第10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