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感谢遇见

作者:□ 王玉娟 发布时间:2017.11.22
中国教师报

5年前,我有幸加入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情境教育与儿童创造力发展的实验与研究”课题组。5年后,课题画上了意味深长的句号。坐在结题现场,拿着结题证书,看着同行者展示的成果,我不由得开始回味从指缝中溜走的5年时光。

硕士毕业论文选题时,在导师的指引下,我走进了情境教育。前辈们一节节精彩的课堂录像,深深地吸引了我。我不停地思索,申报了子课题“情境教学设计与师生创造力协同发展的研究”。

课题组中有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校长、教师,还有许多来自高校的教授。刚刚加入课题组的我,紧张又胆怯。然而,课题组和谐上进的氛围很快感染了我。这里的文人不但没有“相轻”,反而相敬如宾,大学教师盛赞基层教师的实践扎实,基层教师仰慕大学教师的理论学识。来自不同领域的教师组成了一个“教师社群”,大家围绕课题平等合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

为了有更多时间参加课题组学习,尽管白天还要上课,但我想方设法调整工作,晚上留在教室加班改作业。永远忘不了去年隆冬,为了能倾听同行的意见,怀胎四月的我在电梯维修停运的情况下,硬是爬上10楼参加书稿统稿。

课题研究的过程,一路颠簸,一路风景。

参与课题前,关于“教学设计”和“创造力”领域的研究我知之甚少,一片茫然。渐渐地,我对这个领域开始有所了解。接着,课题组组织我们进行实验研究,而且对实验过程的管理严谨到几近苛刻:实验方案的撰写、实验前的调查、实验后的分析都要求规范,实验结果的呈现更是毫不含糊。这让刚刚缓过神来的我再次陷入彷徨无助,只好硬着头皮摸索前进。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第一遍,不合格;学习别人的实验报告继续修改,仍不够规范;请教老师,再次重写……经历了这一系列科学严谨的研究过程训练,作为一线教师的我感觉脱胎换骨,受益匪浅。

课题组在研究儿童创造力的同时,也唤醒了教师的创造潜能。他们不遗余力地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多次开展各种论文竞赛,征集各种课例整理成书……许多教师在课题组中茁壮成长,收获颇丰,我也不例外。

回首课题组的5年时光,满满的是幸福、感动、收获。只有学会从事研究,才会让工作日新月异,才会让工作处处充满挑战,处处充溢新奇,处处洋溢无尽的乐趣,处处尽显我们的智慧与才华,而课题是研究的最好载体。

感谢遇见。

(作者单位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22日第9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