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科幻教育与未来教育

作者:□ 吴 岩 发布时间:2017.11.08
中国教师报

1978年,作家叶永烈写了《小灵通漫游未来》。今天,我们再重新看这篇作品会惊奇地发现,这篇文章中的许多幻想已经成为现实。

这是一个急速发展的时代,今天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让我们感受到未来的压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发展,让许多领域发生了急剧变化,也给教育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教育是为了明天,而明天的到来是如此之快,让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育,应该做些什么让教育更好地面向未来?抓手是什么?或许在人们还没有足够资源实施未来教育的时候,引入科幻作品是当前应急且迫切的选择。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科幻是指向未来的叙事形式和思考形式。即便科幻作品讲的是过去的事情,它暗含的一些东西却是指向未来的。

第一,科幻作品具有前置性。未来到底能发展成什么样?科幻作品有大量关于未来生活的想象和体验。最近几年,国外科幻领域一个很重要的变化是,以前从来不写科幻作品的畅销书作家,开始意识到科幻的重要,加入到科幻创作的队伍中来。

第二,科幻作品具有互动性。当前的科幻作品所有内容都可以实时互动,孩子对科幻类的东西会产生许多疑问,这些疑问恰恰是教育教学关键的起点。我在大学教书多年,发现学生写毕业论文很难,只有少数学生的论文能够提出问题。而科幻作品能让人提出问题,所以要多读。

第三,科幻作品具有非完美性。每一部科幻作品的作者都不是全能的,他们的作品常常漏洞百出。但是,科幻作品的不完美恰恰是它的特点,这是科幻能用于教学的重要契机,它为大家提供了辩论、思考的前提或机会。

总之,科幻作品用于教学有许多好处,对科学教育、认知水平提高、思想教育等都有重要作用。它提供人们对当代社会的沉浸体验,让人们学习如何对变化进行心理适应,帮助人们进行能力建构,提高我们的批判思维。那么,科幻教学的重要路径是什么呢?

首先是科学教育的路径。科幻能够启发学生主动学习,它不仅考察学生的科学知识,还有科学方法、科学态度。人大附中开了一门科幻物理学课程,教师用电影《超人》片段给学生出物理计算题,寓教于乐。这种形式的应用物理课,采用的是科幻形式,但内容是科学教育。

其次是心理适应的路径。这种路径鼓励学生沉浸到想象之中,当然也鼓励学生从沉浸中觉醒回到现实世界,最终把想象和现实连接起来。

再其次是能力建构路径。比如,课堂上要进行想象力的能力构建。鼓励人们越界,跨过知识的边界,跨过理想和现实的边界,这些能力就是未来人应有的技能。

最后是批判性思维路径。如何理解不同层面的价值观,寻找共识、找到规则,这些都是可以通过科幻作品的批判性思维解析实现。

总的来说,科幻作品能够引发讨论、解决问题、辨析知识,对学生、教师、教育的改变潜力是巨大的,这也正是为什么要引入科幻教育、重视科幻教育的原因。

(作者系南方科技大学人文中心教授、科幻作家)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08日第12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