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为减负“红包”点赞

作者:□ 本报记者 黄 浩 综合报道 发布时间:2017.11.01
中国教师报

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意见》,这份被称为“前所未有”的减负令,对学校招生、课程、作业、考试、辅导、作息、竞赛等领域作出规范,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与这条消息一同被关注的,还有江苏减负令出台前不久,一篇在微信朋友圈刷屏的名为《我做错了什么?要陪孩子做作业》的网文。有人竟因为陪孩子写作业“心梗住院”,有人“脑出血奔急诊”,这篇文中脑洞大开的“控诉”、略带调侃的“咆哮”,令家长们无处安放的焦虑跃然纸上。

减负这个话题触动人们的神经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一面是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家庭作业变成了家长作业,一面是教育部门一再想方设法减负,其实两者的愿景原本一致,但在许多现实问题面前,仍未能各偿所愿。

减负,还有多远的路要走?

    30条减负禁令

“严格控制每日作业总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

“杜绝耗时长、动手难做、材料难找、过程繁杂的作业,不得将家庭作业变成家长作业。”

“严禁试卷中有奥赛题或将奥赛题作为附加题。”

……

这些措辞严厉的条款,还只是江苏版减负令的部分内容,此次江苏省从10个方面作出30条细化规定,打出“组合拳”,全方位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确前所未有。其主要内容涵盖了义务教育学校入学严禁考试、统筹控制作业总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内容、严格执行国家节假日规定等诸多方面。

减负要求之严,在于家长、学生苦不堪言。

“小学二年级老师让孩子把英语课本读一遍,并且用磁带录音;三年级老师让学生把出游日记都打印出来,做成一本书;四年级老师让孩子用不同材料制作一个教具;五年级……最后,这些作业的完成人都是我,都是我,都是我!”

“不错,想起上周女儿的作业,周末了都不消停,小学一年级的书包我拿着都觉得沉……”

正是因为家长和学生有了切身体会,不少人对江苏的减负令纷纷点赞。

“必须支持!给孩子减负就是给家长减负”“希望全国都效仿江苏。”一些家长表示。

当然,还有一部分家长依然保持观望态度。有家长就表示,“只是文件下来了还不够,还要看实施情况到底怎么样”,还有家长担心此举会“火了辅导班,累了家长”。

减负,依然是一场持久战。

    期待第二个“红包”

江苏减负令不是第一次以“严”著称的减负令,此前不少被冠以“史上最严”的减负令都曾出现。据报道,自1955年7月教育部发出新中国第一个“减负令”以来,国家层面已经发布了9道“减负令”,地方出台的“减负令”更是数不胜数。

2013年8月,教育部针对《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面向社会征求意见,被认为是“史上最严减负令”;2016年1月,浙江省教育厅出台相关规定,其中除了对中小学作业量作出规定以外,还对学生作业的难度也提出了要求,并叫停家长批改作业;今年6月,成都市教育局、市民政局等单位联合发布“减负令”,其中培训机构不得组织、诱导学生参加包括“奥数”等学科竞赛等七条规定被称为“最严七条”……

一系列减负令的推出,每一次都掀起了热议。只是,学生负担究竟来自何方?

党的十九大期间,有记者就此发问,十九大代表、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表示,“目前学生大面积参加社会补课,对孩子成长、学校教学秩序都有不良影响。我觉得教育自身也要反思,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还是存在的,在学区内、区域内实现教育均衡,还需要许多努力”。

如何努力?十九大期间,教育部长陈宝生明确表示,要给广大群众送出一串“红包”,其中特别提到第二个“红包”包括“义务教育阶段……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这里特别是要化解好学校减负、校外增负的问题”。无疑,陈宝生部长的表态,让不少家长期待万分。

    要减的是负面、不科学的负担

“我不赞同减轻课业负担这个说法。我认为,应该改变学生学习的性质、结构和状态。” 山东省教育厅巡视员张志勇曾对“减负”二字提出另一番解读,“谈到减负,只做‘减法’没有‘加法’是不科学的,要减学生过重的、单一的、单调的、被动的知识学习负担,同时要增加学生长期缺失的社会实践、读书以及个性化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上海复兴实验中学校长吴炎对此持相似观点。他表示,“负担”并不一定就是负面的,我们要减的是“负面的、不科学的负担”。

“积极地‘减负’不是让孩子这个不要做那个也不要做,真正的减负是让孩子学会内心变得强大,能够承受更大的负担。”吴炎说。

而针对“小时候放学回家,爸妈在看电视,我在做作业;现在下班回家,已当父母的我,还在写作业”的现状,上海市特级校长洪雨露提醒广大家长,在任何时候,教育都不是简单的做题和考试,家长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帮助孩子打开眼界。

“生活就是教育,社会就是课堂,我们不要让孩子只盯着课本看,也要让他们多抬头仰望天空;不要只有作业,还要有诗和远方。”洪雨露说。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01日第2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