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警惕公开课的“六种迷失”

作者:□ 王益民 发布时间:2017.11.01
中国教师报

前段时间,各地的许多语文研讨会热闹非凡。有研讨,就少不了公开课。我应邀参加了几次活动,综合自己以前的观察,觉得公开课有“六种迷失”值得警惕。

一是迷失在自我经验的圈子里不能自拔。一些名师往往经验丰富,殊不知经验是过去的“真理”,就拿课程目标而言,有人形象地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有些名师的课堂还是“双基”版本,如何跟得上未来人才的发展?按说,这些名师是最能“与时俱进”的,为何一再滞后?可能是教学太久,已“听不见”他人的良言了。

二是迷失在“深刻”的黑洞里,看不惯凡夫俗子。一些“先锋派”还有“新生代”,喝了许多“洋墨水”,突然发现几千年来的传统都是“骗人”的,于是对文本重新进行解构,突然有了“重大发现”,就迫不及待要在课堂上与学生分享,向同行介绍。殊不知,适合学生、符合实际的才是最好的。

三是迷失在多媒体、“互联网+”的花花世界里,语文本体被彻底遮蔽。语文课堂,在本世纪初轰轰烈烈的多媒体“喧闹”过后,近年来强势回归语文的本质属性。但“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语文课堂被强势“+”入,于是微课、慕课、资料包、人机对话等走进语文课堂,文本被搁置、诵读被抛弃、涵泳被替代,手指滑动之间,语文默默消失。

四是迷失在完美的剧本里,开场白、过渡语、结束语、问题的答案均“滚瓜烂熟”,甚至衣着和妆容也与文本“相得益彰”。以前一位网友调侃“优质课”大赛,说“三美”——“美女”“美声”“美读”一定会拿一等奖。我也的确见过“完美”的公开课,《爱莲说》一课,那位教师身着莲花暗纹旗袍,略施粉黛,课上一切都在按“约定”推进,毫厘不爽,甚至学生的表现似乎也被训练过。

五是迷失在论文的结论里,各种文本解读相加,训诂与考据齐上。某次听一节诗歌赏析课,虽然学生一头雾水,但是教师讲得津津有味。事后,我对这个教师的理解表示质疑,几番对话下来他也没能说服我,最后他使出了“杀手锏”:我是在哪里哪里看到的权威解读。我竟一时语塞。诗歌的解读空间大,但不是漫无边际的,学生理解的层次就是“边际”。

六是迷失在语言文字的细嚼慢咽里。语文课当然要品味语言,越是经典,越需要咂摸。但这不是语文课唯一的任务,更不是所有文本都需要如此品味。以文学性作品为例,情节之美、人物之美、人性之美、结构之美、文化之美都值得和学生一起体悟,唯一化则容易执念于一隅而难以自拔。

一口气写完上面的文字,突然发现自己成长的路上或多或少也曾迷失过。其实这并不可怕,今天我们走出迷失,贴近学生,以学定教,缓坡向上即可。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镇江市外国语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01日第4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