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不停歇的“求新求变”

作者:□ 本报记者 金 锐 发布时间:2017.11.08
中国教师报

对河北省兴隆县六道河中学闻名许久,学校通过课改走上了一条充满自身特色的农村学校“突围”之路。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许多学校打磨出与传统课堂截然不同的新课堂模式。对于六道河中学而言,课堂模式已经走过几年前的“临帖”阶段,校长贾利民坦言,“要在常规模式的基础上求新求变,让课堂模式符合学科特点,展现教师风格”。

六道河中学的教师,我第一个接触的是语文教师王晓侠。在一次公开课活动中,即将上课的王晓侠给学生准备了颜料盘和毛笔等工具,这让观课者目瞪口呆——不是一节语文课吗,为什么还要这些工具?原来,那节课王晓侠执教的是七年级语文《竹影》一课,其中涉及许多国画的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王晓侠设计了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一画。

于是,有人画高山,有人画梅花,有人画母亲……作画结束后,王晓侠又引导学生给自己的画作起名字、附说明——画高山的起名“危峰兀立”,引用“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作为说明;画梅花的起名“墨梅”,说明文字是“凛冽寒风中,寒梅傲然怒放,虽不出众,但风姿绰约”;画母亲的名为朴实的“我的妈妈”,说明文字是“高兴时的妈妈,撇开小嘴;生气时的妈妈,嘟起大嘴”,让人忍俊不禁。王晓侠说,之所以在语文课上渗透美术内容,除了增加学生兴趣外,还要借此加强他们的文本写作训练。“课文的内容与国画有关,因此让他们画画就显得很自然,给画作起名字、附说明可以锻炼他们概括写作的能力,这也许是我‘跨学科整合’模式的最初尝试吧。”王晓侠笑着说。

随着对课堂的深入理解与实践,王晓侠的课堂教学越发不拘一格,她还尝试过让学生制作书签、给学生分发锦囊、随机指定教室的某个盆景让学生写作……王晓侠说,课堂教学应该“教无定法”,在尊重学生、以生为本的前提下,不妨“脑洞大开”,让课堂的花样多一些。

如果说王晓侠的探索是课堂的宽度,另一名语文教师刘博则注重教学的深度,努力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执教苏轼《水调歌头》一课时,刘博没有像许多教师那样,把大量时间用在疏通字词和诗词翻译上。他印发导学案,让学生在几分钟内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刘博说,语文课不仅仅是教会字词句,这些应该是字典的工作。接下来,刘博围绕两个问题——“诗人真的想归去吗”“诗人的情感是豁达还是苦闷”,让学生深入文本、品味意境。至于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刘博表示并没有定论,而是让学生尽情阐述,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古人云‘诗无达诂’,反复思考、反复辩论的过程才是诗词学习的意义所在,如果诗歌都有‘正确答案’,其实是很可悲的。”刘博说道。

在教学中,刘博把朗读发挥得淋漓尽致,有单人读、对子读、小组读、集体读、教师读、配乐读、情境读……刘博介绍,这些并非单纯的朗读,而是各有目的。“解决完字词问题后,可以通过朗读检测学生是否还有不认识的字;通过朗读的情感语调,判断他们是否真切理解了诗歌;通过朗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与诗人贯通情感,从而深入理解作品。”刘博这样解释朗读的作用。

在刘博看来,肤泛的教学没有任何意义,反而会因为肢解文本让学生觉得枯燥,甚至对语文敬而远之。“语文教学要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在课堂上调动学生读和写的兴趣,锻炼他们各方面的能力。下一步,我还要研究拓展阅读、模块教学、整合教材等方面,这样才能让语文教学成体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味’。”刘博说。

在六道河中学,像王晓侠和刘博这样的教师并非少数,他们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不忘探索新的方向,永远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和目标。王晓侠感慨地说:“六道河中学让我感悟到,教师应该成为一个画家,让每一个画面唯美、动人,静静地等待每一次生命的绽放,用一串串感人至深的故事记录学生成长的瞬间。”刘博更是表示自己的成长与学校的培养分不开,“学校会给教师学习、展示的舞台和机会,校长特意告诉我‘有想法就大胆去做’,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成长迅速,甚至有人戏称六道河中学几年就能培养一个‘专家’”。

一所农村学校因课改而“突围”,但绝不会放缓自己的脚步;在“求新求变”的路上,六道河中学永不停歇。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08日第7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