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三道弯

作者:□ 相 腾 发布时间:2017.10.18
中国教师报

胶州秧歌诞生于山东,在民间舞蹈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胶州秧歌中的“小戏”有70多部剧本,例如《小别离》《大别离》《捎书》《小关东》《四劝》《三贤》等,都是由老艺人用方言口头创作并亲口相传,真切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

作为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山东,对女性在性格上有“娴静敦厚、贤良淑德、含而不露”的审美要求,而胶州秧歌中最为典型的特点“三道弯”就集聚了这些审美特征。

在表现形式上,舞蹈者脚尖向内扣,微微弯曲的腰部在“三道弯”的扭动下,凸显着“细腻柔韧、含蓄内敛、曲折反复”的女性形象。在古时的封建礼教下,女性无法挣脱思想束缚参与表演,因此由男性负责模仿缠足妇女的走路姿势和体态特征,从而形成以腰为轴上下身拧动、双臂绕八字圆、脚下碾动等风格特点,若蝴蝶展翅,脚下生风。

男演员在扮演女性角色时,一方面可以抒发自己生活中无法抒发的内心情感,另一方面又受社会审美标准的束缚,动作上表现出既伸展又含蓄的审美取向。这两方面的艺术体现,传达着当地人民朴实的情感,形成了胶州秧歌动作既具北方女性舒展利落之美又有含蓄内敛的风格特点。

在胶州方言里,语调的变换以三声为主,因此有人说,山东方言说起来喜欢“拐弯”。正因为地域特色浓厚的“三声调”,胶州秧歌的歌词也成了语言中的“三道弯”,同样展现着当地人民含蓄温婉、稳重平和的性格特点,这与胶州秧歌中的“三道弯”动作技巧所传递的审美特征和性格特点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一个是肢体语言的“三道弯”,一个是口语文化的“三道弯”,二者通过不同媒介,共同传递着文化上的共性,孕育出独具山东特色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

民间舞蹈是一个地区的文化载体,体现的是一方群体的情感生活。胶州秧歌需要传承,不仅是传承一种舞蹈形式,更是传承当地的精神和内涵;只有传承,才能做到让一个民族的灵魂得以延续和发展。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人们的审美取向和审美情趣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因此,在胶州秧歌的传承上,一方面要注意保留小戏秧歌的本土气息和风格特点,保留当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情感寄托;另一方面,秧歌要以全新的形象展现出来,才更有可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

(作者单位系首都师范大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10月18日第16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