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杏坛守望者

作者:□ 朱化臣 发布时间:2017.10.11
中国教师报

因参与《邳州·第二故乡》丛书编纂工作,我与江苏省邳州市教育局原副局长顾大勋相识。在向他求教的过程中,我才知道顾大勋先生原来出生于教育世家。

顾大勋的祖父顾卜年出生于耕读世家,清末贡生,终身为塾师,饱读诗书,乐善好施,为人谦和,情系桑梓,启蒙孩童严而有道,名闻四方。

其祖父后来育有两子,长子顾视贤,次子顾视哲。顾视贤在民国时期曾任视学(现督学),并参与编纂《邳志补》,解放前曾任邳县东徐中学校长。次子顾视哲是顾大勋的父亲,1911年18岁考入徐州省立第七师范学校,与宋耀坤(宋绮云的弟弟,“小萝卜头”的叔叔)同床共读,确立终身从教的决心;1913-1918年在家乡创办自强小学,任校长;曾入东南大学国文系学习,深造后在家乡多地学校任教,最后调入运河中学(省重点中学)工作,后任职副校长,一生从教32年。因业绩显著,顾视哲1959年以徐州市教育界代表当选江苏省第二届政协委员。

顾视哲对教育一腔热爱,作为语文教师,批改作业最多的是作文。他用毛笔蘸红墨水,一字一句地勾勒圈点,眉批、尾批加标注、点评,犹如在雕刻一件精美的艺术作品。在解放初期他给邳县东徐中学拟一副对联“三次播迁精神一贯,百年大计教育为先”,与30年后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政策高度契合,实属难能可贵。

在顾大勋这辈,父母共生了5个子女,顾大勋为四子。5个子女中有3人是教师,子承父业,后来都被评为中学高级教师。顾大勋的姐姐顾家珍,1960年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退休前长期在省重点中学徐州一中任语文教师。顾大勋的小弟弟顾大同是邳州市教师进修学校教师,后任职校领导。

顾大勋18岁从运河师范学校毕业,在合沟小学(现属新沂市)开启教学生涯,任教两年即小试牛刀,教学成绩突出,工资破格晋级,调任运河镇冯瓦房小学主持工作,4年后调任运师附小任教导主任,自己率先垂范抓质量,带领广大教师向课堂要效益,3年时间全校教学质量领冠全县。

1966年-1974年,顾大勋卧身蛰伏八年,博览群书,钻研教法。1974年他负责白埠中学教学业务,埋头苦干又是3年,因教学有章有法、管理卓有成效,调到县教育局任教研室副主任。当时国家教育大纲甫一颁布,他就带领同事齐心协力编纂出台全县通用的小学思想品德教材,引起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又一次被破格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

早在1985年,顾大勋就前瞻性地提出“写字教学应该加强”的观点。在他看来,写字教学搞得好,不仅能巩固识字教学的成果并进而保证学生更好地完成各项书面作业,而且可养成办事严谨、作风踏实、爱整洁、能守恒的良好品质。同时,书法是我国的传统艺术,通过作为写字教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书法教学,还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思想感情。

在教育局14年,他与邳州教育事业共成长,为夺得高考在徐州“四连冠”奠基,被县政府授予记功、晋级嘉奖,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

从局长位置退下后,顾大勋依然倾力于关心下一代、家教及普法宣传工作。现在又发挥“活字典”余热,参与教育史志编纂。时代久远,加上历史原因,当事人有的档案资料残缺不全,有的甚至一片空白,许多同志对这项工作产生畏难情绪,工作一时进入僵局。遇到阻力和困难时,顾大勋把编纂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要求大家本着为历史负责、为人物负责的精神,遇到问题心中不慌,分析问题条理不乱,解决问题才能事半功倍。他率先垂范、身体力行,走进社区入户座谈,调查了解获取第一手资料,编纂工作刚进展一半,密密麻麻的访谈记录已经写满一大本。他通过人找人的办法开展工作,统筹规划,研制工作方案,收获了阶段性成果。2014年在邳州市庆祝第30个教师节大会上,顾大勋被授予“教育工作突出贡献奖”,2015年被邳州市政府授予“第二届十佳最美老人”称号。

顾大勋有三个子女,长子和次女都传承了顾家的优良教育传统,在江苏省运河中学和江苏省邳州市炮车中学做人民教师。

传承教育理念,不为名利所动,延续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世家故事,是顾家后代的心愿。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徐州市邳州教育局)

《中国教师报》2017年10月11日第15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