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三个一”助我精准“致富”

作者:□ 王红臣 发布时间:2017.09.27
中国教师报

教育扶贫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两年前,我是一名在专业发展上“一穷二白”的农村教师,不求上进。而现在,我已成为区域“教学骨干”“优秀教师”,这完全得益于肥城市启动实施的“三个一”乡村教师精准扶贫工程,让我从“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

    “一对一”帮扶,精准对接不掉队

以往的教育扶贫多是“大兵团作战”,“齐步走”的教育扶贫无法满足不同教师个性化的脱贫需求。而“三个一”扶贫工程,让扶贫方式从大雨“漫灌”变成了精准“滴灌”,确保扶一个,脱贫一个,成效立竿见影。

教育部门从全市分学科遴选出若干扶贫专家、名师与被帮扶教师一对一“配对”,开展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帮扶。去年,肥城市教学能手张文斌与我结对。结对仪式一结束,张文斌便与我促膝交谈。他耐心询问并聆听我的发展诉求,鼓励我积极进取。

他走进我的课堂,连续听了五节课之后,一针见血地列举出我的教学短板:教材钻研不够深入、教学理念陈旧、方法单一、问题设计没有深度……然后拿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与我一起研读,逐一提出破解策略。他还与我同上一节《发展是硬道理》,手把手教我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增强课堂教学活力。在他的带动和感染下,我逐步学会了如何把枯燥的思品课上得生动有趣,课堂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升。一年后,我在全市举行的优质课评选中,“破天荒”地荣获一等奖……

“人不走,茶不凉”,在肥城,像我这样的“贫困”教师都得到了扶贫导师的热心帮助和精心指导,通过面对面培训,逐步提高了教学技能和业务素养,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一条龙”服务,全程跟进无死角

教育扶贫不是一个点,而是整个面,课堂教学、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科研等一个都不能少。肥城市在为农村学校“请进来”的同时,也让我们这些“贫困户”走出去到城市学校深造,由帮扶教师对我们进行全方位指导,包括课件制作、课题研究等,全面提高教师素养。

以前上课多媒体课件总是与我绝缘,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帮扶学校专门安排计算机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教会我视频剪辑、微课制作等高难度技术,使我掌握了翻转课堂模式。我们还随帮扶学校外出参观学习先进课改理念和经验,积极参与帮扶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逐步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在帮扶学校的带动和指导下,我主持的《农村学校本土化德育模式研究》被列为泰安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使我从教书匠向研究型、创新型教师转型中迈出了一大步。

    “一扶到底”,不拔“穷根”不罢休

肥城市教育扶贫为杜绝形式主义,教育部门分别与帮扶学校和教师签订“军令状”,将被扶贫教师脱贫效果纳入他们的年度考核,实行扶贫教师与被扶贫教师捆绑式发展。区域教育部门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实绩、信息技术、继续教育、专业成长等十项乡村教师脱贫指标,年末逐一对照评估、考核,并明确规定达不到十项指标的帮扶学校不能评为优秀单位,帮扶教师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促使帮扶学校和教师将扶贫作为日常工作中的大事、要事抓实,并抓出成效。

两年的乡村教师精准扶贫工程实施,使许多乡村教师拔掉了“穷根”,摘掉了“贫帽”,成为乡村教育的“金凤凰”,各种业务表彰、行政奖励纷至沓来。有人获得优质课一等奖或评为学科能手,有人成了学校干部……

我们开始从区域教育的边缘人走到了教师队伍的中心区,与城市教师一起踏上了“共同富裕”之路。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肥城市安驾庄镇马埠初级中学)

《中国教师报》2017年09月27日第10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