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家校和融”,关注六个“节点”

作者:□ 樊兴举 发布时间:2017.09.20
中国教师报

教育改革和发展,仅仅依靠教育自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有家庭、社会和舆论的支持。家校和融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社会工程,许多地方和学校仅仅停留在外化于形的表面,尤其是在和融“度”的把握以及“特异”家庭学生的处理上亟待深入。作为山东省一所职业中专学校,我们通过六个“节点”,实现家校和融。

“起点”沟通打开心结。家校和融要从心贴心、手挽手的沟通开始。家校之间的许多分歧与摩擦甚至冲突,大多是因为没有沟通或没有及时有效沟通造成的。学校尤其是校长,要高度重视与家长在重大事情及突发事件处理中的积极主动有效沟通,如办学理念、重大改革、重要活动、收费、作业,尤其是学困生、问题生和突发事件处理等,事先、事中、事后都要积极主动沟通。要搭建各种畅通的沟通渠道,如会议、走访、约见、联系卡、家校通、家长群等,让沟通打开心结、消除梗阻、破解瓶颈,让沟通形成共识、产生共鸣。

“终点”换位形成合力。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学校是孩子的第二个家庭,老师是孩子的再生父母。孩子成龙成凤是家校的共育目标。因此,学校和家庭必须换位思考,站在对面看自己。学校和课堂要打造成爱的殿堂、温馨的家园,老师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子女来教育;家庭要打造成稳定和睦、健康民主的书香家园。校中家、家中校方向目标一致,方法措施科学,合力托起一轮新朝阳。

“重点”校正育人理念。家校和融的重点,不是家长给学校以形式上的监督和帮助,不是做义工,也不是学校向家长通报情况以求理解支持,更不是家校共同监督惩治学生。家校和融的出发点、落脚点和重点应该是形成一致的正确科学的教育价值观,即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学校要打破应试教育、唯分数和名次论的影响,贯彻党的德育为先、立徳树人、五育并举、创新发展的素质教育方针,恪守生命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讲究生命成长科学和教育教学科学,保护孩子的天性,锻造孩子的综合素质,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及创新能力,为终身发展建立长效机制、提供不竭动力。我们呼吁家校和融的核心和重点要尽快从单一的、片面的追求分数、名次转移到孩子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上来,以素质教育为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继续推进“把课堂还给学生”的进程中,努力“把课外还给学生”。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孩子,只有身心愉悦,才能更好地对生命负责、对未来负责。

“焦点”解决“问题学生”。上网、打架、早恋、欺凌、厌学甚至逃学现象,有时会集中在青春期的初中生身上,成为家庭学校共同的难题和“焦点”,也是家校产生摩擦甚至冲突的关键。因此,家校和融必须围绕这一焦点问题,冷静理智地面对,健全组织、完善制度、加强研究,并借助心理学、教育学的科学手段,因材施教,对症下药,认真破解这一家校和融的“焦点”问题。

“热点”关注特异群体。教育公平是对每一个学生而言的,但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失调,出现了一个以城市单亲家庭和农村留守儿童为特质的庞大群体,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家校和融,解决这一特异群体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我们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留守儿童站、四点半学校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家校和融给每个特异孩子一个心灵驿站更为重要。对每一个生命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家校共同的使命,要高度关注,倾力解决。

“盲点”科学把握“和融”。家校和融是家校共建的深度融合,不是中合、混合,更不是掺和。家不是校,校也不是家。融合的重点是在做好育人交集上下功夫,如培养孩子的理想信念、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性格爱好、诚信礼仪、身心健康等,是家校共同的责任。家庭和学校职责不同,还要各行共道,各司其职。家庭更多的是要关爱孩子的生活、睡眠、健康和做人做事,不能单一关注分数名次,更不能把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压力无限地延伸到家庭,造成孩子的逆反。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五育并举,让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校的一切事情要尽量在学校解决,学生在校表现可定期通过有效渠道与家长沟通交流,特殊学生及特殊事件也要科学有效沟通。最大盲点有四:其一,无目的地让家长进校、进班、进食堂、做义工,使家长倦怠,不可持续;其二,简单随意经常性“传唤”“问题学生”和家长,使孩子仇恨,问题雪上加霜;其三,“家长代表”迎合校长,成为校长的代言人,使参与监督走过场;其四,让家长过多、过细、过深参与学科教学,使课堂延伸到家庭,孩子昼夜不得安宁。

(作者系山东创新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委书记)

《中国教师报》2017年09月20日第15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