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其中很重要的是培养人的思维。现在“研学旅行”很热门,那么,它的目的是什么?从根本上讲就是开阔眼界,使学生的思维更开阔。
“研学旅行”之所以受到重视,是因为教育要贯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马克思曾发表过观点,强调教育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改造社会、促进人类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在他看来,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不仅包括体力劳动,而且包括脑力劳动,要实现体脑全面发展。
研学旅行有助于贯彻落实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知行合一。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专门强调了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些能力仅靠课堂是培养不出来的,还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真正让学生了解世界、了解社会,通过研学旅行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生活的能力。
研学旅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社会化过程是一个同伴合作的过程,比如在日本,中小学专门有一门课程叫做“特别活动时间”。这个特别活动时间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学年都有专门课时,我曾经参观过日本神户小学,他们从一二年级开始做修学旅行,叫“远足”,学生会外出几天,并住在帐篷里,有的五六年级学生要去北海道,晚上自己搭建帐篷、烧火做饭。
除了参观日本的修学旅行,我曾在苏联待过五年,经历了那里的夏令营营地活动。我记得中小学每到夏天会有三个月的假期,其中一个月专门叫做夏令营。我当时在那留学是师范生,到了留学第二年,要担任暑假夏令营的辅导员,相当于我们的教师实习环节。
其实,关于研学旅行我国有两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一位是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地理学家、旅游文学家徐霞客,一生行走十万里,全国各地的许多洞穴、高山他都去过,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游圣”,他用30年时间呕心沥血、千辛万苦写下了《徐霞客游记》,“霞客”旅游线已经成为旅游的特色品牌。一位是著名作家鲁迅,他从日本回国以后,在浙江绍兴、杭州当了师范学校的教师,后来做到校长。他带学生去江苏南京参加博物会,学生们坐船、乘车都自己办理,到了南京又在博物会上学到许多知识。
因此,我国的研学旅行应该说已经有了一段历史,现在作为课程来实施,更应该强调计划性、目的性。如有条件的家长带着孩子到国内外旅行,这些都可以作为研学旅行的内容,让孩子开阔眼界,学到知识,学校在课外活动中要渗透研学旅行理念。总之,这项活动还需要全社会的努力。
《中国教师报》2017年08月16日第1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