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走出课程改革的“青春期”

发布时间:2017.06.28
中国教师报

从本期开始,周刊将编发一组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杨四耕老师的文章。这些年,杨四耕的调研足迹遍布南北,“别人家的学校”就是他的移动“办公室”,因而他的观察具有普遍性、代表性,加上他富有学理的建设性观点,每一篇文章都堪称“一场精彩的微报告”。

走出课程改革的“青春期”

众所周知,躁动而又充满活力、不够成熟、充满不确定性是青春期的普遍特点。从全国范围看,中小学课程改革也普遍存在“青春期”现象,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有干劲,无理智。面对传统文化、核心素养、校园足球,或是所有热点、热词,中小学总会快速与课程改革挂钩,这未尝不是好事。然而,如何统整?如何体现育人目标的要求?如何落地?学校往往缺乏清醒的认识,只是跟着感觉走。

二是有口号,无理念。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不少中小学提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口号,比如“为每一个学生的幸福奠基” “让每一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等,他们以为这就是学校的课程理念。而真正的课程理念是关于课程的理性认识,是学校关于课程的价值判断,不是一般的口号。

三是有做法,无逻辑。课程改革这些年,中小学有点点滴滴的做法,但碎片化、大杂烩现象普遍存在,缺乏对学校课程各要素之间的逻辑梳理,对课程改革各种做法之间的关联没有想明白。

四是有问题,无思路。课程改革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面对课程改革,许多中小学只会提问题,这个有困难、那个难操作,从来都不以“解决问题”为轴心面对问题,往往束手无策,知难而退。

五是有经验,无常态。十多年来,中小学课程改革进行了许多探索,积累了许多经验,呈现了许多亮点。但是,因为没有常态制度建设,没有运行机制的考虑,导致一些很好的经验和亮点昙花一现。

中小学如何走出课程改革的“青春期”?这是一个大问题,这里从学校课程制度方面提出一点想法,仅供参考。

我认为,学校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改革若要成为常态,就应该有必要的制度支撑,离开了制度的分析与研究,我们便很难揭示课程改革的深层机理,也难以确保课程改革的预期成效,更不容易走出课程改革的“青春期”。

首先,深刻理解学校课程制度究竟是什么。

学校课程制度是以学校为主体,为达成学校课程目标、实现课程愿景而建构的要求课程共同体遵循的价值规范与行动准则,是学校课程发展的组织运作体系。学校课程制度有三个层面的结构:一是价值层,它是一种价值规范;二是规则层,它是一种行动准则;三是运作层,它是一种权力分布和监控体系。

因此,学校课程制度建设要注意三个向度:在“伦理——价值”向度上,彰显学生第一的立场;在“文化——规范”向度上,注重课程建设的规范操作;在“组织——行为”向度上,关注课程变革过程的监控与调适。在课程变革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清晰地知道课程决策、设计、实施以及评价等课程要素的逻辑以及变化,更要揭示这个逻辑与变化背后所隐含的制度要素,真正确立课程变革的学生发展价值取向。

其次,让课程深度变革进入有制度支撑的常态运行轨道。

马克思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因素。在学校课程改革过程中,如何提升课程参与者行为的自觉性、积极性?如何提升课程参与者关系的和谐性、有效性?从而使所有参与者把这种制度内化为个人的行动准则,推动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这是值得我们从制度角度来审视的问题。

从实践角度看,学校课程制度的意义在于:规范课程行为,让全校教师按照要求做;保障课程职责,让参与者各司其职;促进课程发展,让课程改革顺利推进。

从一定意义上说,学校课程制度是学校课程深度变革的表征。只有健全的课程制度,才能让学校课程变革走上自觉运行轨道;只有合理的课程制度,才能让学校课程变革成为常态,成为自觉的文化,而不是躁动和不确定性。

最后,建立良好的学校课程制度,走出课程改革的“青春期”。

什么样的学校课程制度才能让学校走出课程改革的“青春期”?我以为,良好的课程制度有以下特征:课程价值的清晰性、课程主体的公正性、课程运行的稳定性、课程行为的规范性、课程成果的预见性。良好的课程制度一定会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成长都能够得到课程的滋养;好的学校课程制度一定会符合课程发展规律,让课程参与者的专业热情得以释放。

总之,良好的课程制度符合“真善美”的标准,它求真,尊重课程发展规律;它崇善,彰显学生第一的立场;它尚美,凸显课程建设的“人学”要求。在进行课程规划、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时,我们要时刻把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结合起来,保证学校课程制度建设的合法性。这样才能让中小学真正走出课程改革的“青春期”,迈向富有理性、成熟、活跃的课程改革“成人礼”。

(作者单位系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教师报》2017年06月28日第13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