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以教育创新推进区域教育变革

发布时间:2017.12.13
中国教师报

本报讯(记者 黄浩) 精致的木塔镶嵌着五彩的明灯,用手触摸感应片,塔内外灯光闪烁,塔中央电梯随即上升;一旁的“孔雀开屏”作品,只要感应到物体接近,孔雀立刻露出美丽的羽毛;还有自制的PM2.5感应器,准确显示当天空气污染指数……这是湖北省宜昌市东山中学创客课程成果的“牛刀小试”。12月6日当天,这些由学生主要创作的作品一经亮相,立刻引起观摩者极大的兴趣。

这是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宜昌分会暨宜昌市西陵区首届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上的一幕,本次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人民政府、湖北省宜昌市教育局主办,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区教育局承办。

会议当天,120余项教育创新成果摆成一排,纷纷呈现自己的“拿手绝活”;500余名参会代表穿梭其中,不时驻足了解各项成果。同时,14节来自全国各地的名师现场课依次开课,吸引当地教师前往观摩……这场以“现代、精准、共享”为主题的教博会,旨在引导学校及广大教师重视教育创新,为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服务,集合了主题报告、成果展示、高峰论坛、好课观摩等多种形式,受到与会者欢迎。

“在充满不确定和高风险的未来社会,学生要想获得职业上的成功,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好奇心、求知欲较之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郑琰在会上说,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学习的幸福感。

本次会上揭晓了11项来自宜昌市西陵区的教育创新成果,都是在教育创新之路上的典型代表。比如,由西陵区三江小学送展的“绘画日记”课程,该成果融涂鸦、写生、记忆、想象、创作于一体,在读写画的过程中激发儿童发现美、追求美和表现美的欲望,为孩子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结合儿童成长规律,我们尝试让低年级学生用文字描写玩具、水果,中年级孩子写人记事状物,到了高年级则开始进行故事创编。”三江小学校长何虎说,这门由该校教师钱丽娟探索的课程已经实施近20年,该校许多学生在各项作文比赛中获得好成绩。

由宜昌市西陵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送展的“生态好市民”课程则高度聚焦生态城市建设,引导学生和幼儿树立生态观念,掌握相关技能,养成良好习惯。宜昌三中、宜昌实验小学、宜昌24中等当地学校都围绕该课程作出了有价值的探索。比如,学生与幼儿通过争当“三峡蚁工”,体验绿色种植、变废为宝、制作环保酵素、清洗厨具等一系列实践,在活动中接受德育,真正做到了知行合一。

此外,聚焦《心理健康》三段七步活动教学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等主题的多项成果,在本次活动中荣获创新成果奖。他们无一例外在推动学校文化、课程、制度等方面的创新进行了有益探索。

“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发现、培育和推广学校课程、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教师发展、校长领导力等领域的优秀教育创新成果,推动教育创新成果惠及学校、教师、学生,服务基础教育,服务中国教育实践的系统创新与转型升级。”郑琰说。

“本次会议既是教学研究的盛会,也是交流推广区内外教育教学改革成果的窗口;既是开展教育改革高端引领与教师专业培训的平台,也是加强校际间、区域间以及教育界和社会各界公益合作的通道。” 谈到本次会议于宜昌市西陵区举行的意义,宜昌市西陵区副区长孙杨说。

据悉,自2015年至今,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教育创新成果公益博览会,这是该机构首次以分会形式在区县召开教博会。

《中国教师报》2017年12月13日第2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