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把学生带进阅读的天地

发布时间:2017.11.29
中国教师报

语文的学习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是语文课程的方向与必然趋势,也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所在。显然,一味地依赖教科书已经远远不够,必须打破传统观念才能突出重围。

教师如何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指导?不同年级应采取哪些策略?针对中年级的课堂教学,我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不畏浮云遮望眼——注重课前观察

低年级以绘本阅读为主,到了中年级逐步转向纯文字阅读。当学生拿到一本书,该从哪里入手?著名儿童文学研究者佩里·诺德曼在《儿童文学的乐趣》中说:“在开始阅读一本图画书之前,封面是影响读者期待的最重要因素。封面或护封上的图画通常涵盖了故事中最关键的因素。” 整本书的阅读,应该从阅读书的封面开始,了解作者、译者、出版信息以及书的大体内容,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下面是我在进行《夏洛的网》教学时的片段:

这是一本童话故事,童话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塑造形象。这节课,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的想象力。

挑战1:看封面——这本书可能会讲些什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封面,大胆猜测整本书的内容。

挑战2:识目录——选择其中一个小故事,猜想可能发生了什么事?目录中共有22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都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你能结合刚才的人物表,选择其中的一个小故事,大胆猜猜可能发生的故事吗?

这一环节,我采用猜测阅读的策略,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课前观察是在学生阅读整本书之前进行的“热身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绝知此事要躬行——加强课中指导

课中指导策略是指教师针对整本书的特点和学生特点,在阅读交流过程中所采取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模式。

教师的有效参与。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以及自己想到的、感悟到的强加给学生,必须要有选择,要有所讲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讲。

再以《夏洛的网》教学为例:

刚才我们通过看封面、人物表和目录,对这本书有了大概的了解,这远远不够。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

(教师出示图片)仔细观察图片,请你猜猜发生了什么事情?想知道作者是怎么写的吗?

就像看电影一样,你的大脑中一定出现了许多画面。哪个情景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讲一讲,可以用书中的句子。

这样的安排,有教师的启发引导,有学生的想象、猜测;有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有学生的静思默想;有阅读吸收,有倾吐表达。师生就是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实现教学相长。

学生的自读自悟。自读是阅读的主要途径,学生全身心走进整本书,持续默读,与书本对话。要想提高阅读效率,就要给学生一个抓手,让他们学有所依。

策略一:用一个中心问题统领阅读全过程。一节课时间有限,要明确告诉学生读哪些内容,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如:夏洛的智慧来自哪里?学生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必须潜心读书、思考,否则很难概括出智慧来自于“观察、思考、学习、借力、扬长”等内容。

策略二:借助阅读学习单。阅读学习单可以引领学生带着话题重读全书,为讨论交流做准备。阅读学习单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但不宜内容太多,也不宜过于死板,要注意针对性和实用性,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利抓手。

全员的交流分享。师生可以围绕一定的主题对整本书进行交流,彼此分享不同的观点,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学生不仅要讲自己读懂了哪些内容,更要关注书籍的语言,丰富语言仓库;关注文章的语言表达,学会迁移,提高表达能力。

何妨吟啸且徐行——向课后延伸

通过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将学生引入阅读的世界,并在其中获得情感的滋润、精神的滋养,这才是一节阅读课应该达到的目的。

《夏洛的网》一课,我是这样进行课堂总结的: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课堂时间有限,我们只阅读了书中的一小部分内容,更多的精彩还在等着大家。学到这里,我们之所以能够享受书籍带给我们的快乐,我们应该感谢一个人。他是谁呢?师生共同了解作者,介绍作者的三部代表作。

整本书的阅读,目标更集中指向发展阅读策略,提升阅读能力。点燃学生的阅读热情,体验阅读快乐,激发探究欲望是整本书导读的主要任务。在此基础上,再去探索阅读策略,才是上策。

(作者单位系北京中法实验学校)

《中国教师报》2017年11月29日第6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