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为“课堂革命”尽应有之力

作者:□ 于 伟 发布时间:2017.10.25
中国教师报

对于基础教育领域的“课堂革命”,或者说课堂教学的改革,我有这样几个认识:

    为什么提“课堂革命”

我国2001年开始推进国家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至今已经有十几年时间。为什么还提“课堂革命”?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革命意味着一个事物要发生根本变革,一定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一个漫长、不断试错和调整的过程。“课堂革命”的论述,明确了我们正在经历的国家课程改革,经由理念、政策、管理、课程、评价等层面的探索后,将重点指向更微观、多样态的课堂教学层面。这也是教育改革必经的过程和阶段。

其次,课堂教学改革本身就是教育改革的深水区和核心地带,需要持续不断、深入地进行研究。课堂教学改革之所以被称为“改革深水区”,我认为是由其本身的“难”决定的。教育家王逢贤曾说过:课堂教学看似很浅,实则很深;教学的过程就像一个“灰箱”,只能看见一点,剩下的就靠“猜”,也许“猜”对了,也许就“猜”错了。而我认为,那个我们看不见的“灰箱”之内,包含着“儿童具有哪些生理和心理特点、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不同学科的学习过程有何不同”等诸多认识还不够清楚的问题,这些问题共同决定了课堂教学的难度。所以,迎难而上,把课堂教学作为改革的对象,体现了国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决心。

再次,“革命”一词也带有对课堂教学现状的理性批判。当前,我国课堂教学中一些问题仍然很突出,如课堂教学的“结果导向”“功利导向”。“结果导向”使得教学缺乏过程,追求速成,用结果评价儿童发展,甚至窄化为用“知识获得的多少”评价儿童发展和教学效果,既忽视了儿童发展的过程性和阶段性特点,更严重削弱了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因此,需要对课堂教学进行“革命”。

但是,即使再有紧迫感,课堂教学的改革也要十分谨慎,要尊重规律,一步一步来,不能一阵风、一哄而上。这也决定了未来一段时间我们将围绕课堂继续求索。所以,课堂改革我们将一直走在“林中路”上。

    儿童就是儿童

一名教师、一所学校的儿童观,决定了这名教师、这所学校的教育观、教学观。回到课堂上,教师如何看待儿童,决定了他们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行为对待儿童。

儿童是哲学家,是艺术家,是梦想家。好问与探究是儿童之天性,也是智慧之源。保护好儿童好问与探究欲望的学校才是优质学校,能激发学生大胆猜想探究的课堂才是优质课堂。东北师大原校长史宁中认为,教育是来自人的生存需要,人天生是愿意学习的,但为什么后来一些人不愿意学习了呢?有许多是被学校的教育教学消磨掉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一部分原因在于教育者没有正确看待儿童。

儿童就是儿童,不是对世界全然无知的“白纸”,也不是“缩小版的成人”,他们有自己的成长规律和精神世界,每一个都独一无二、千差万别。所以,课堂教学改革一定伴随着发现儿童、研究儿童、理解儿童的过程。比如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与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具有天然相似性,都是个别到一般,他们的思维过程从具体到抽象。而且儿童学习的内容看似简单,实则抽象;看似经验,实则先验。所以,教师教的方法必须根据儿童学的方法而来。儿童怎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学;儿童怎么学,教师就要怎么教。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成为学习的主人。

    走入真实的课堂

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进,需要先进理念的引领、政策制度的保障,但更需要扎根于实践土壤的研究与行动。

我原来是一个在书斋中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后来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做校长。这两个角色的交互作用,使得我有了打通理论与实践的机会。学校内的改革虽然与做学术研究不完全相同,但也有许多相似之处,要置身于国内外教育改革的大环境下,考虑这所学校的传统、现在和未来。

受中国儒家经典著作《中庸》开篇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的启发,我提出在学校推进“率性教育”,希望我们的学校教育能“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在探寻和实践中又提出了“率性教学”的3个关键词:有根源、有个性、有过程。“有根源”是指教学中要挖掘知识的本源,发现儿童学习与成长的起点,了解不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的本质,让教学有据可依。“有个性”是指要尊重学生差异,发现并分析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速度、学习适应性、认知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生长点。“有过程”是站在学习者的立场,课堂应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包括经历人类知识再发现的过程,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经历沉思、自省等过程,这样的课堂才有可能促进学生主动习得知识、锻炼能力、丰富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目前,学校的“率性教学”改革正在积极推进中,伴随着学校课程设计、教学管理等系列变革,已经初见成效。

其实对于一所学校来说,课堂教学表面的变化是容易实现的,如教室内课桌怎样摆放、某种“教学模式”的步骤怎样进行……但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课堂样貌的真正形成,无论对于学校还是教师,都需要经历从观念到行为的变化过程,这个过程复杂多变、见效缓慢。因此,呼唤更多的教育教学研究者走出研究室,走入真实的中小学课堂,带着研究者的思维,发现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减少坐而论道,真正为“课堂革命”尽应有之力。这应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使命。

(作者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

《中国教师报》2017年10月25日第4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