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旨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大事。今年以来,湖北省恩施市按照“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部署和要求,积极围绕“一个目标”“四个保障体系”“两个不愁”,全面开启教育精准扶贫“靶向治疗”,确保“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工作实现“弯道超越”。恩施市在精准发力和有的放矢中惠及全市2.3万家庭,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基础。
锁定“一个目标”促“精准滴灌”
建立精准信息库,锁定精准帮扶对象。恩施市结合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申请情况,严把审核关,层层公示,确保资助对象精准无误、贫困学生资金发放准确,为“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滴灌”铺设“管道”。同时,建立全市贫困家庭学生信息库。其中,今年46个计划脱贫村建档立卡有学生的贫困家庭4146户,学生5377人,因学致贫的贫困家庭676户,学生1034人。
建立“四个体系”促“动态守候”
统筹整合教育扶智资金。恩施市教育局作为牵头单位成立“教育扶智”平台工作专班,与责任单位召开联席会议,确定资金分配计划,共整合资金3亿多元,其中包括市扶贫办“雨露计划”1000万元。
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以“全面改薄”为抓手,改善办学条件,助推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精确规划、精确实施、精确管理,全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改薄”项目、标准化建设项目、学前教育项目以及普通高中改造项目。2017年共有建设项目23个,目前已投入资金2255.8万元。同时,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校空间人人通”,让优质教育资源城乡共享。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农村边远学校教师补充机制,2017年计划招录地方编制教师140名;拓宽教师专业成长渠道,加强教师队伍培训,2017年规划市级教师培训项目20余项,培训2510人;继续开展恩施名师“精准帮教”活动,211对“师徒帮教”全力加速教师专业成长,整体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
实施留守儿童关爱机制。构建乡村留守儿童关爱机制,用好农村学校“亲情小屋”,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娱乐、情感交流场所。同时,为2016年、2017年脱贫村的60个“亲情小屋”聘请60位“爱心妈妈”,对留守儿童进行“生活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
保证“两个不愁”促“底线不越”
入学不愁: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全免费,免除杂费、农村学生教科书费,从今年起,城区学校也免除教科书费,享受与农村学校一样的义务教育免费政策。
上学吃饭不愁:全面实施营养午餐集中供餐模式,国家每年投入3000余万元,解决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今年4月,经财政部驻湖北专员营养午餐绩效评估,恩施市评为优秀;6月,沐抚办事处大庙小学被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评为“阳光校餐四星食堂学校”,为全州唯一,全省仅两所学校入选。
《中国教师报》2017年10月11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