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10多年前的新课改,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和准备之后,5年来,那美好的顶层设计和先进理念,终于得以在课堂上落地开花,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课堂正在发生着一场势不可挡的革命。
教师,作为一间间教室的“王者”,作为一堂堂课的编剧和导演,他们自己能否化茧成蝶是课改能否成功的前提。
从“知道”到“做到”之间的距离,至少有“十万八千里”,而教师必须用自己的智慧、勇气、汗水,跨越这“十万八千里”。
被动的执行必定带来倦怠,积极创造的必然结果就是成长。课改为教师提出了挑战,同时更提供了机会和舞台。只有发展和成就了教师,课改才有可能成功。
成功的课改首先要催生出教师蓬勃的生命力——知识渊博、心灵丰富、不断进取、享受成长、感受幸福,因为只有蓬勃的生命才能激发出学生的蓬勃生长,将教育引向更美好的未来。
得人心者得天下,得教师者得课改。今天,我们走进北京市玉泉小学、湖北省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明德分校、广东省佛山市罗沙小学三所课改学校,跟随他们追求理想的脚步,聆听教师化茧成蝶的故事,感受生命成长的力量。
未来的你,在未来等你
如果不是4年前开始编写“玉泉语文”,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教师张颖凭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会一辈子安心地做个普通教师。
当校长高峰说要编写自己的校本教材时,有着18年教龄的张颖有许多不理解:“就我们这些普通老师,能编出什么来?”与她有着同样想法的教师不在少数。
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小语室原主任黄毅的带领下,教师们找来了全国各出版社已有的教材共十几套,一篇篇文章读,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研究,等教师们把这些教材都吃透了,对“教材是什么”这个问题心中开始慢慢有了答案。
2014年暑假,以副校长张爱平为领队,占全校1/3强的20余位语文教师组成编写团队,直接进驻北京郊区的怀柔山沟里。为了节省经费,没有租会议室,大家都在房间里,有的坐在小板凳上写,有的趴在床上写。山里网络信号不好,大家只能轮流上网查资料。每天早上6点起床,基本到了第二天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
这样的情况持续到2017年。4年的寒暑假都用来编教材了,大家称之为“假期学术”。这套教材不仅重新梳理了知识,调整了教学进度和难度,而且还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许多方法和技术支持。比如,一年级孩子刚开始学写字有畏难情绪,《玉泉语文》特别在一年级教材中编写了“认识汉字之美”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我这不争气的头发,教材研发一次脱一次。”在历尽艰辛之后,张颖也收获了很多。“在专家指导下,从选教材到确定知识点和单元内容,一路走来我都很熟悉了。这几年的实践,我发现新的校本教材撬动了学生思维,寻找到了学生的盲点。”最大的收获和改变还不仅仅是教学,张颖说,“我感觉对教育教学、对教师职业都有了新的理解,重燃了教学激情”。
王籽童是一名90后教师,刚毕业就参加了教材编写,结婚典礼第二天就扎进山沟里。编校本教材的过程让她快速成长,短短4年,王籽童已是玉泉小学的骨干力量,几次综合测验,所带班级都是全年级第一,还不断斩获各种奖项。
教师们的成长,印证了高峰让他们编写教材的初衷——用课程建设推动教师队伍建设;让每一个语文教师借助教材形成结构化“课程内容”,更好地教书育人;让每一位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找到成长的动力,挖掘潜能向上生长。
领衔教材建设五六年,张爱平内心满是感慨:“以前我教学也不错,但是你让我说为什么要这样做,说不出来。”但是现在,张爱平经常外出讲课,做教师培训,讲几个小时都有的讲。“就像走旋转楼梯一样,即使回到原来那个位置,但看到的不一样了,就像那句话说的,未来的你,在未来等你。”
让每个人活出最好的模样
湖北省武穴市师范附属小学明德分校教师朱敏,2002年初入教职便赶上了新一轮课改。那时的她执教小学一年级,面对新课改无所适从,也没有人给予指导。
没有指导,也就意味着没有束缚。朱敏凭借自己的悟性与勤奋去创造、去改变,在课改的路上独自前行。“虽步履蹒跚,但我仍然感谢这段独舞的时光,让我有了平视语文教学的底气。”朱敏说。
因为“独舞”,朱敏成为一颗耀眼的星,有机会来到武穴师范附小。当她的钻研精神遇到武师附小这个为教师成长精心打造的舞台时,她如鱼游大海。
在武师附小,如果你是一名新教师,可以挑选一名学校选定的“导师”;如果你是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愿意做“导师”,那么你将获得三项“特权”:不用写教案的简易备课权,外出学习的优先权,新教师研究成果的共享权。导师制成就的不仅仅是新教师,导师同样受益匪浅。导师张远英是一位43岁的语文教师,她的《小莲藕学作文》在线授课在全国很有影响力。自从成了“导师”,她开始认真思考:怎样使自己有高招,好去辅导潜能教师?她敏锐地感觉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性,最近又提出了“互联网+作文”的教学理念。
而来到武师附小的朱敏,除了风雨无阻地参加每周教研外,还成为了高雅阅读馆的一员,“因为持续阅读,感觉视界变宽了,教学格局更明朗了”。
今年,武师附小把67位教师的高雅阅读思想录结集出版,定名为《在读来读往的世界里》。而在不断持续深入推进课改中,他们还推出了13种高效课堂范式,鼓励教师个性化发展。
“教育的核心不是堆积的荣誉,不是华丽的装饰,不是庞大的规模,而是教师和学生实实在在的发展。学校应该成为师生的潜能开发基地,以课改为契机,激活潜能,绽放天性,伸展智慧,让每一个人成为独特而优秀的自己。”武师附小校长涂玉霞说。
成长无边界
今年5月上旬毕业季,广东省佛山市乐从镇罗沙小学六年级的两位语文教师休产假,两位年轻的语文教师要承担全年级4个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怎么办?
校长马桂姬鼓励大家:让4个班级流动起来——1班和3班同班上课,2班和4班同班上课。怎么流动?教师们说,这是罗沙小学课改多年来练就的“最强武器”。
罗沙小学是一所村小,师资力量不强。马桂姬发明了“流动课”,一开始只是在复习阶段,把两个班的小组重新组合为新的小组,这样“既解决了师资薄弱问题,又让不同班级实现分层帮扶”。
后来,流动的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班内组间流动成了常态。例如,第一小组已经解决了某道难题,第二小组百思不得其解时,教师让第二小组去向第一小组学习。教师如果发现某个小组对某一问题解决得很好,组员都足以当其他各组的小老师,于是就安排他们流动到各小组,指导其他同学完成学习任务。后来,又开始跨年级流动——高年级学生做低年级学生的老师。
“流动课”对固有的班级及小组,根据不同的需求和规则不断打破和重组。当固有的组织架构不再一成不变时,学生及学习小组必须高度自主,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准自己的位置,迅速与新的伙伴基于新的需求和任务进行合作。
而对教师来讲,“流动”的课堂催生了教师的“抱团”。
4年前,学校开始推行年级抱团教学模式。教师杨露是四年级的年级负责人,整个年级的科任教师都要先自愿申报,再经过杨露进行有效筛选,合理公平安排教师搭班。“教学工作是枯燥乏味的,但因为有了年级抱团意识,我们的团队经常在一起聊学生的学习情况。”杨露说。
因为课改,因为抱团,他们相互学习、共同研讨,在学科专业方面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这是罗沙小学课改带来的最大效应。
个子不高、身材微胖、普通话非常不标准的赖裕城,是罗沙小学的一名数学老师,2016年上学期他被派往新兴镇支教。开始,他遭到了“冷遇”,但一节示范课下来,大家对他投来了敬佩的目光。下课后,当地教师团团围住赖裕城问道:“为什么我们的学生在你的课堂思维那么活跃,感觉都变聪明了,口才也好了?”支教几个月,他给新兴镇带来了一轮课改热潮。从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到教学改革名师,赖裕城笑称自己是一个“土专家”。
“可以这样说,没有课改,就没有一线教师今天的学科成就,就没有师者的尊严。”马桂姬感慨道。
走进罗沙小学的流动课堂你会看到,在太极拳辅导中,在粉笔字指导中,每一位“学生”的不足是不一样的,面对学习内容的情感态度是不一样的,“小老师”们则各尽其才,各显其能,反复示范、纠错、讲解,再纠正、再示范、再讲解,创设出只属于他、最适合这个“学生”的教学方法……“学生”和“老师”都从自己的角度实现了“我参与,我快乐;我自信,我成长”。
一些校长说起课改都是叫苦连天,但问起马桂姬的感受,不善言辞的她笑眯眯地说:“我觉得课改是好玩的。你看我们学校的女老师,以前上班都穿运动服,因为总有忙不完的工作。但是,现在他们都穿裙子,美美的。”
“我们的学校,习惯人为地将学生分成一班一班、一组一组、一桌一桌,看起来组与组之间没有什么联系,班与班之间就更加界限分明了。实际上,学校是一个整体,任何人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好的教育应该是善于打破人为的界限,建立相互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切创新,都始于打破旧有的格局与界限。同样,成长始于突破自己的边界。
成长无边界。这就是课改带来的变化,课改带来的成长力量。
《中国教师报》2017年09月2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