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庆安初中:从“好”走向“更好”

作者:□ 本报记者 崔斌斌 发布时间:2017.08.30
中国教师报

    改革潮起,千帆竞发,百舸争流。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在立德树人的不竭追求中走向深水区,教育人在波澜恢弘的改革历程中书写出不同凡响的业绩。

    五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屋建瓴,顶层规划,让核心素养成为课程改革的现代化“纲领”。

    五年来,全国各地各校勇于探索,锐意创新,在回归本源中守望教育的获得感;在破旧立新中重寻教育的幸福感。

    五年来,广大教师深入研究,大胆实践,用心血书写职业的尊严;用智慧验证改革的荣耀。

    无数成功的案例一次次证明:课改,为教育提效加速,为人生加油导航,为心灵点灯歌唱!

    五年成就辉煌,五年实践精彩。本报特别开设《砥砺奋进的五年·课改新变化》专栏,从学校、区域、教师三个维度出发,持续展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探索取得的新成绩、发生的新变化,与读者一起回顾5年的课改之路,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沣镐西路的胡同里,有一所看上去并不起眼的学校,却在20年间一直保持着莲湖区教学质量的前茅,令同行从不敢轻看;这所拥有2300多名学生的大学校占地面积却很小,生源也平平,但敢于在教学成绩最好的时候,开启一场触及课堂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实现生源的“低进高出”。正是这样一所名声在外的优质学校,因为勇于改变、善于自我更新,从而走在时代前列,让“外形”普通的学校拥有不普通的“内心”。

这所学校就是西安市庆安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庆安初中”)。

时间节点出现在2010年。此前,该校始终保持着莲湖区综合量化考核一等奖的成绩优势;此后,学校顺应时代发展,开启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志在让成绩好的学校变得更好——全面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让人因教育更幸福。

令人欣慰的是,好的教育教学改革总会促进教育的更优发展,而成绩永远不会在好的改革中败下阵来——庆安初中的改革成效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成绩的变化不是最重要的,那些指向核心素养的变化,才是庆安初中团队更在乎的“好成绩”。

    选准方向,向“高耗低效”说“不”

“戴着升学的脚镣在跳舞。”曾经的好成绩,在庆安初中校长李冰的眼中,是长期为“应试”打拼的教育。

因此,当2010年学校中考成绩荣获西安市莲湖区质量评估特等奖时,时任副校长的李冰有点坐不住了:“从成绩上看,学校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但从育人的目标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我们更高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过去的工作其实是‘高耗低效’的。”

下一步怎么走?怎样让庆安初中在未来不被边缘化?李冰和许多教师开始了深度思考和研究。

改革势在必行!选择哪一条路既能聚焦核心问题,又能更好地达成育人目标?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打造高效课堂,共享教育快乐,提高综合素质,推进学校发展”这一发展战略。

“我们的目的就是要用全新的理念和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效率、效益,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发展。”李冰说。

2013年,李冰升任校长,改革之火愈发旺盛。独具特色的庆安初中课堂流程也在实践中逐渐凝练:课前自主生疑——课中互动解疑——课后拓展迁移。

课前,学生在导学案的引领下,进行结构化预习以发现问题;课上,主要以小组讨论、展示、点评等形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精讲。教师主要从“激情”“活动”“思维”“训练”“延伸”等5个方面体现主导作用,学生则通过“脑”“口”“手”结合展开积极思考、对话和探究,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课后,教师通过教学获得反思拓展,学生复习归纳形成知识网络。

记者走进学校,在初一(10)班的数学复习课上看到,有小组正在讲台上充满激情地展示他们对某一方程式的解答情况,之后其他小组进行质疑补充,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不断迸发。

环顾教室四周,墙壁上几乎都是黑板,学生被分成N个小组,每个小组一般为6人。“课堂上,根据学习内容的难度和深度,不同发展层级的学生对应选择攻破……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有事做,也能互相帮扶,互助成长。”一位教师告诉记者。

课前预习、小组讨论、现场展示、补充质疑、及时评价、课后拓展……新颖的、更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式,在几年的不断改进中,让课堂教学从“高耗低效”逐步走向“低耗高效”,也让师生充分体验到教与学的“获得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改变。

    师生共进,每天都在向“好”发展

“以前在小学基本是自己学自己的,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刚接触小组合作时有些不适应,但时间长了就会发现,小组成员之间能互相学习,也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初二(11)班学生张晨琳通过新的学习方式,发现自己从以前的特别独立到现在已经充满了团队意识。

周钰珊是初一(12)班一个小组的组长,在她看来,小组合作让自己的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有了不小的提升。“以前我不太擅长与人相处,但现在交流沟通的时间长了,许多事情都迎刃而解。”

初三(10)班的黄予欣欣也是小组组长。在她看来,小组中人人都有职责这一点颇为可贵。“比如值日时,高个子负责擦黑板,小女生负责收作业,两个男生负责抬水……这样每个人都会有责任感和存在感。”

很难想象,如今侃侃而谈的黄予欣欣,在小学时因为性格内向,课堂发言总共不超过5次。而现在,因为小组合作和课堂展示,因为教师的不断鼓励,她的性格大为改观,有时还会在课堂上担当“小老师”的角色单独“授课”。

初三年级主任李静告诉记者,“学校想通过让学生当‘小老师’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黄予欣欣刚开始当‘小老师’时说话逻辑有些混乱,而且不太会灵活变通。于是,我慢慢引导她,让她在课前多准备相关材料。课上遇到卡壳的地方,干脆让她带领同学合作讨论慢慢解决。”就这样,黄予欣欣的身上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发生转变的不只是学生,还有170多名教师。

在许多教师看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对他们的备课要求更高,教师需要更好地调控课堂,更好地了解学情。

初一(3)班教师邓海琴说,“现在上课前,我们会预设各种问题,要应对课堂上的各种‘突发状况’。如果不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就很难上好课。”

在高效课堂改革过程中,教师不仅是实践者,还变成了研究者。校长李冰认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校本化极为重要。于是,全校教师在摸索研究中不断解决问题:课堂时间不够用怎么办?整合教材还是省略环节?学生展示不到位怎么办?现场指导还是课后纠正……

就这样,庆安初中的高效课堂改革逐步实现了“本土化”。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不仅仅是研究者,甚至成了培训者,用他们自己打趣的话来讲,就是“半个专家”。

因为课改成效显著,庆安初中进一步受到关注,承担了省内外大量的教师培训任务。2013年10月,学校承担了“国培计划”——陕西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浸入式”研修项目培训,对来自全省各地市40名骨干教师进行了为期15天的培训。随后几年,学校都承担了此项任务。

初一年级主任刘芸也曾担任“国培计划”项目培训的导师。能把这些年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成果向同行进行分享,她感到非常欣慰。“这样的培训和锻炼,让我们特别有成就感,也让我们坚信自己做着对的事情。”刘芸说。

当然,学校的其他培训活动更是频繁展开。而这一切收获的背后,其实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顺利。

    系统建构,深度课改没有终点

据李冰介绍,刚开始推行高效课堂改革时进展并不顺利,反对者有之,观望者有之,当然,更重要的是还有支持者。

2013年,庆安中学初高中分离,在课堂教学改革热火朝天的推进过程中,又有一批外校教师加入,这无疑给改革增添了困难。为此,李冰和她的团队想了许多办法。

制定目标是做一件事的前提。“我们确定的目标是:打造高效课堂,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师生综合素质。让教师走下讲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走向更丰富的人生体验;变讲堂为学堂,让每个学生学会动脑,学会思维,让课堂充满智慧,让教育充满思想,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的场所,让师生共享教育的快乐。”李冰说。

为了给高效课堂改革提供强大推力,充分调动广大教师投身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学校开展了竞聘上岗重大改革。“那时,全体教师都要竞聘上岗,都要凭自己的能力争取最适合的岗位。”提起往事,李冰仍历历在目。

当然,学校还组织近百名学校教师赴山东昌乐二中、河北兴隆县六道河中学等学校了解课堂教学改革状况,学习课堂教学新理念。回校后,参与考察的教师都认真地上交了“作业”,包括导学案设计、课堂教学设计、课改实施方案等,部分教师将学到的东西及时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为了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在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估方面加入了高效课堂相关内容,加大了教科研奖励力度,为推进高效课堂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导向。”李冰说。

此外,学校还制定了一系列切合学校实际的指导性文件,如导学案编写细则、高效课堂实施细则、集体备课管理方案、高效课堂学生积分晋级办法及各种评价标准等,在广泛研讨的基础上,制定了“高效课堂教学流程”。

在基于校情的制度保证下,教师的各种培训始终没有间断;让课改从模式走向深度研究的方向一直坚持,四个校级专项课题研究小组在实践中应用而生,校本教材《高效课堂教学策略》《导学案的编写策略》《小组建设策略》《校园文化建设》等先后出版,不仅见证了庆安初中教师团队的成长,也成为省市众多课改学校教师学习的参考……

“搞课改还要更‘实’、更‘细’才行。”学校从“好”向“更好”发展的路上,没有终点,学校党支部书记刘瑞聪见证了课改的全过程,感慨地说道。

为了少走弯路,学校对各年级高效课堂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并进行随机推门听课,做到细查严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听评课活动和师生导学案评比活动,对导学案的编写和使用情况进行展评交流和反馈指导;深入课改年级,调查了解高效课堂运行过程中教师的实际需要和存在问题,并为其出谋划策,制订解决方案;特别是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学校深化课改指明了方向……

如今,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在庆安初中逐渐开花结果,师生尤其是学生的全面发展显而易见。

“学生的成长比成绩更重要。”在李冰看来,只是成绩好的学校不一定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学校有义务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既要培养文化成绩好、有特长的学生,也要培养文化成绩一般,但依旧热爱生活的学生”。

当已在陕西某职业学校就读的小李,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蛋糕回母校看望李冰时,她的脸上乐开了花。

因为大家的共同努力,每一个孩子都有了好的发展,有了成长的获得感。这是教育者最大的成功,也是成绩领先的庆安初中勇于变革并在变革中变得“更好”的最好回报。

《中国教师报》2017年08月30日第1版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